北京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原
2015年1月24日,2014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2014)在天津隆重开幕。在主题为“动力电池全球展望”的动力电池沙龙上,北京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原表示,预期未来两三年,动力电池还将以大巴市场为主。“乘用车的技术更复杂,普及得更慢一点。客户虽然也很多,但是都没有量。”
葛原首先介绍了环宇赛尔北京公司和环宇赛尔河南公司的分工。“两个公司其实只是结构上的安排,北京这边是研发销售,还是控股公司,生产目前基本还是在河南。”环宇赛尔目前产能分布,90%多都是动力电池,很小一部分是圆柱,主要用于消费类电子方面。动力电池汽车用的大概占80%多,主要是大巴,乘用车占10%左右,比较少。对于未来分布,葛原预测,乘用车的量会上去,至少比过去几年的速度要快。“实际上乘用车的技术更复杂,普及得更慢一点。客户虽然也很多,但是都没有量。我们预期可能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两三年我们的销量还是大巴多一些。”
葛原也回应了目前大巴市场用投资换市场方式来竞争的现状。他介绍,环宇赛尔从来没有拿投资换市场。“我们也不是地方政府扶植起来的,可能是我们的不同,所以不会受将来政策的影响。小车(乘用车)这块,现在也都是市场化在竞争,我们倒不担心这个问题。”
葛原介绍,环宇赛尔目前产品分成两大类,一个是铅酸替代,一个是动力电车的高端产品。铅酸替代部分产品是价格敏感型,“我们的目标是做到和铅酸电池无补贴的竞争”。“如果说锂电能够跟铅酸电池一样的销售量,至少价格不会比它贵。它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什么时候能实现每瓦时1.5元?1.2元?在我看不是多少年能实现,而是多大量能实现,多长时间能实现这个量各有各的看法。”
葛原也直接回应了铅酸和锂电电池的竞争。他说,“如果说低速车给补贴,那立马就是锂电市场。如果不补,自行车就是一个例子,10%用的是锂电,三年前大概只有1%左右,没有替代。为什么能替代了?因为价格接近了,接近到什么程度?价格敏感型客户可能在1.5元/瓦时就能够实现大部分替换,过那个临界点就可以了。”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葛原说,国际企业进入中国的确是一个大的挑战。“对电池企业来讲,很多企业已经面向世界竞争了,人家现在打进来也很正常,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坏事,但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也会促进很多行业的发展。”
葛原说,18650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可以实现全线自动化,可以把价格打得非常低。韩国企业跟日本企业不一样,日本企业是本土供应链,韩国企业采用了本地采购和海外采购兼有的关系。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比较弱,还有很大的距离。韩国企业就采用供应链本土化,在中国建厂,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就占据了很多优势。
葛原介绍,环宇赛尔受到的冲击相对小一些,18650电池只局限于电子类产品。车用电池的基本都是大软包,自动化的很难做到像18650电池,因此这个领域的挑战要小得多。“海外企业的竞争对整个行业没有办法的,也逼着你去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我们也看到一些18650电池的本土企业已经克服了这个困难,把价格做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