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时机已成熟
“现在取消配额限制,一方面是迫于wto的压力;另一方面,即便没有wto的裁定,随着国内外稀土产业的发展,取消稀土配额制度的时机也已经成熟。”洪广言说。
近年来,我国稀土的出口量均低于配额量。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达24866吨,远低于配额规定的30611吨。
陈占恒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走私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上对中国稀土的需求市场在缩小。
洪广言认为,中国稀土的国际市场缩小要追溯至2011年。当时,稀土价格猛涨,最严重时一天能涨3次。这迫使美国恢复稀土生产,澳大利亚、印度等原先不开采或很少开采稀土矿的国家也逐渐组织稀土生产,“导致国外生产的稀土增多,对中国稀土的需求量自然也就少了”。
“因此,即便是取消配额限制,短期内我国稀土的出口量也不见得会增加。”洪广言说。
除了市场在缩小,目前国内6家大型稀土集团的整合,已先后获得工信部的备案批文。
“这6大稀土集团开始垄断稀土。这样一来,国家对稀土的控制就转变成企业行为,也使得放开配额具备了条件。”洪广言说。
相关专家表示,取消配额限制,并不会削弱国家对稀土资源的管理约束力。“我国对稀土矿的控制已从出口环节转到开采环节,也就是说控制一个企业每年能采多少稀土矿。”武汉工程大学教授池汝安告诉记者。
让“混乱年代”不再重来
去年12月1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的《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显示,涉及稀土的出口关税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
不过,陈占恒表示,关税不变只是暂时的。“稀土的出口关税最后还是要取消。时间是协商出来的,有可能下半年就会取消。”
配额、关税等出口限制一旦取消,我国的稀土市场是否将回到最初的“混乱年代”?
对此,陈占恒表示,这可能会让我国稀土出口企业数量增多,但取消配额限制和关税,与行业市场是否“混乱”并无关联。
不过,尽管如此,要让没有出口配额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并非易事。
池汝安认为,我国稀土出口的各类限制取消后,地方政府在稀土生产方面的约束力将尤显重要。“地方政府在稀土采矿中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将至关重要。”他建议,地方政府针对稀土企业设置准入门槛,通过环保准入机制和技术准入机制,实现政府对稀土企业的管理和稀土生产的控制。
除了政府控制,洪广言建议,稀土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适当提高价格。“我们卖给国外的稀土太便宜了。应该在稀土价格中加入环保税和资源税,让稀土价格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合理波动。”
此外,洪广言认为,未来我国稀土发展的根本症结不在出口而在开发应用。目前,对稀土应用产业化、技术化的重视还不够。“在稀土的分离技术方面,我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新材料等方面都是跟着国外走,缺乏自主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