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闭幕的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与会者指出,推动监管、技术和商业创新,使电动汽车产业成为推动消费和投资的新增长点,是新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自组建以来已组织召开两届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话发展大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电池中国》网认为,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环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携手共同推动,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众多领域专家、企业领导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未来做出分析,可谓年度电动汽车产业界一次高水准的智慧碰撞。笔者梳理出论坛的精彩发言和精髓论点如下。
智能汽车发展构想与探索
作为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等概念在当下受到大众热捧。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互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分时共享等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谈到未来汽车,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将它比作“四个轮子的电脑”,汽车的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要有优秀的算法,还要有对大数据的超强计算能力、学习能力。上百万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时,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未来智能汽车能够变聪明的唯一出路是云端的智能化。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邱昌恒对此表示认可,他说这就如同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尽管每一次的产品升级都涉及CPU处理速度加快、内存提高,但真正的服务都来自云端。
交通运输部交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则更加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问题。目前无人驾驶的法律问题并未体现,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去路上行驶了。
推动智能汽车发展须标准先行。上海国际汽车城荣文伟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本质上是要解决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这其中就涉及到很多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包括自动巡航,到较高级的自动泊车。
注重未来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构建
过去汽车产业主要是行业内的一种竞争,全球汽车业的几个巨头只不过是在排序上略有变化。然而当前的汽车行业却面临了行业外新进入者的激烈挑战,互联网、零部件、电子产品、风险投资等行业的资本都在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领域,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瞬间就由蓝海变成了厮杀惨烈的红海。
宝马汽车康思远建议,首先要构建便捷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新能源汽车能否成功,决定权在消费者的手中,他更关注的是一些关键的前提条件,如果新能源汽车生态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满足这些前提条件,他着重阐述这样一种成熟的生态系统需要拥有什么样的要素,以及宝马是如何使这些要素应用到战略当中的。
上汽程惊雷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刻不容缓,上汽明确了在开放条件下“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着力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提高核心研发能力,培养自主研发团队,并形成本土的新能源零部件的供应体系。
大众汽车海兹曼表示,大众汽车希望在中国走电动化路线,中国政府已经对这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做了定义。最终的结果是有一个法规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计划,一些国家标准,包括基础设施的一些标准,还有一些开放型市场以及市场准入条件。
动力电池技术和产能发展路线图阐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大发展,产能2014年—2015年增长了很多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助理李泓表示,动力电池发展路线图分为三部分:近期发展目标是在2015-2020年,以纳米Si/高容量正极,达到100-300Wh/kg,中期发展目标是在2020-2025年或将使用金属锂/固体电解质或其他正极材料,将能量提高到300-400Wh/kg,远期目标是在2025年-2030年使其能量达到500Wh/kg以上。
目前,我国的车用动力电池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隔一代的水平之差,对中国来说,一定要逐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就需要材料,装备,生产,市场等各方协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取得理想成绩,但新能源汽车产品仍处于第一代发展水平,我们要用3-5年的时间赶上国际10年的成长过程。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总经理方建华表示,2016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难题是低端材料电芯产能过剩、高端材料电芯产能不足、碳酸锂原料价格波动、国际巨头市场竞争、补贴退坡及安全事故致使市场产生遇冷的风险。
对此,超威创元总经理孙延先认为,动力电池发展规模与质量要齐头并进,电动汽车发展太快,以至于电动车前端的电池企业在技术上、质量上跟不上。
此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动力电池的应用安全给予关注。波士顿电池工程与战略企划副总裁指出,动力电池的应用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能完全控制电池热失控不发生的情况下,要通过BMS、TMS、熔断保护、热障、结构集成等,在成组设计中设置多重的安全保障。波士顿电池的苑文学博士表示,目前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关注和讨论聚焦在电池层面,而对电池组层面的应用安全设计、关注和讨论都相对欠缺。必须正确认识安全隐患来自哪里,逐层避免。
基础互联互通是新能源车发展关键
目前“互联网+桩联网”还在积聚规模的过程中,从数量上来说,即便铺设一万个充电桩,数量上依然很少,不能构成大数据,而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今后可能是行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建立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网络,加快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维修保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大力推动汽车产业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表示,智慧网联,将使得单一车辆的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和交通系统整合实现智慧安全、节能高效。过去在没有网联时代,不太可能实现整体系统的绿色低碳,现在看起来是完全可能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如果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不能有效地互联互通,电动汽车就不可能顺利发展。
普天新能源曹宏斌分析认为,充电设施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桩联网”。希望更多的企业进入充电桩建设领域,并且要在企业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促进充电桩行业的整体发展。
充电桩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充电桩“新国标”的影响,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新国标是标准不断完善的一个里程碑,值得肯定。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新国标内容的变化对原来已经投入的企业是变革性的,它的投入升级换代面临很大挑战,这种变革造成很多人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整体新能源投入上都有担忧。
针对充电桩的发展趋势,万帮新能源邵丹薇表示,充电桩的终极目标是将桩做到车里。万邦在充电桩领域的最新模式是智能插座,具体来讲,就是在车位上建智能插座,然后将充电桩做成两头都带充电枪的连接线。这种产品重量轻,可以由车主放在车内保管。届时只要找到经过适当改造的智能插座,就可以给电动汽车安全地充电,而且会像如今的WIFI一样普及。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