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民接受媒体采访
2016年1月24日,以“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顺利闭幕。会议期间,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民接受《电池中国》网采访。
基础设施不足阻碍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战略。2015年,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在日本、韩国和一些欧美国家,燃料电池车也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的量产。
于民表示,氢能产业是零污染产业,与氧气结合发电后,只产生水和热,非常环保。在整个氢产业链上,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使用设备、加氢站运营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不可能只靠一家公司来完成,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一起来推动。
据于民介绍,与十年前相比,目前燃料电池成本已经下降了50%以上,氢燃料电池车制造、加氢站建设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尤其是从技术角度讲,氢燃料要同时达到有明火、密闭空间、4%-74%比重的情况下,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但这些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均已考虑到,会避免三种情况同时发生。此外,氢气的密度较轻,一旦发生泄漏会向上竖状扩散,而柴油、汽油的比重比较大,一旦着火更危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氢燃料电池车的安全系数反而更高。
在于民看来,氢燃料电池车行业之所以还没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是因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据了解,目前我国也只在北京、上海、郑州建有三个加氢站。但于民还是乐观地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中已经提出,届时要基本解决加氢站以及氢能基础设施的问题。此外,我国针对加氢站也有高额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相关公司,推动加氢站的社会化。
燃料电池客车有望率先步入商业化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表示,目前纯电动客车补贴退坡,给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在于民看来,燃料电池客车也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阶段。
据于民介绍,目前国内燃料电池商用车采用较多的是氢电混合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第一,通过电和氢燃料电池结合,可以让电池工作更加平稳,延长燃料电池寿命;第二,采用氢电混合技术,可以把车在运行过程中刹车、减速的能量回收,转化成电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于民表示,过去几年,氢燃料电池车大多属于产品研发和示范运营阶段,今年开始,可能会有小批量政府用车、公交客车进入商业运营阶段。选择在这些领域率先推进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是出于方便集中化运营的考虑。由于目前加氢站还不普及,集中运营更方便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万一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解决。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