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白名单”规范行业发展
日前,工信部在北京召开《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的宣传贯彻会,并表示《规范条件》公告自愿申请,目前与车辆补贴无直接关系。
宣传贯彻会主要明确了以下四点:
一、着重关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力求解决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鼓励电池企业做优做强。
二、未来不排除将此作为支持和鼓励政策的依据。
三、对于采购进口电芯进行系统集成的国内生产企业,可以依据《规范条件》进行企业和产品的申报,但专家组可提出对电芯生产企业进行延伸审查的要求。
四、新旧检测标准有一年过渡期,企业可按电池类别选典型产品申报。
国际化战略助推产品升级
从动力电池的角度来看,国内车企与国际知名车企的差距依然比较明显。由于动力电池需承受大电流冲击,适应温度、振动等各种环境,并要求使用寿命长达5年、8年乃至10年,所以汽车电动化对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应鼓励国内电池企业加强与国外车企的合作。通过合作,既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节省时间及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也能弥补整个行业在标准、合理流程制定上的缺陷。同时,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在电芯、电机、电池及电池成组管理方面,从原材料到电池组,从技术到标准,做到行业协同发展。
除此之外,锂电产业链还要在资本上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规模化市场所带来的产能、规模压力。未来两年,锂电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其要在规模、技术上做好准备,必然需要做好一定的资本基础。资本将成为锂电池行业成长的最大驱动引擎,如何利用好资本,将成为企业能否抓住行业腾飞先机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已经箭在弦上,这要求国内动力电池以及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产能、规模、技术储备等多方面做好准备。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未来核心环节,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同步的局面,只有具备资本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在产业转型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