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互联网+”看全球能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5-07-21 10:55:19    来源: 国家电网报
字体:

[摘要]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驱动发展策略,如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感知中国、“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

 

  信息互联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化运营以来,近20年时间使得人类生产劳动效率提高1倍,比之前的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升1倍生产劳动效率所用的时间缩短了超过一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深入应用,这一时间还将会进一步缩短。互联网正逐步在全球范围普及应用,向各行各业渗透,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断发生改变。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驱动发展策略,如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感知中国、“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这些计划的重要特征在于利用互联网、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融合和替换。

  信息“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的三个重要特征是:交互、连接和网上沟通。首先,通过有线、无线等手段建立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通和永远在线;其次,通过可运营、可管理的网络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互联;最后,通过网上的各类工具进行交互和信息传递,这种交互是“零距离”的,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企业和机构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具备了新的强大能力。

  实现互联网的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等。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可以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原理、机制、工具、技术、系统、生态圈或商业模式,挖掘传统行业潜力,优化提升或全新定义自己的生产方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创造新型业态,从而大幅提高效率和效益,这就是“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是按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顺序开始渗透的。第三产业率先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首先从邮政、新闻媒体、信息通信等基础服务领域开始,商业零售、餐饮、旅游、住宿、娱乐、医疗等个人消费服务领域也实现创新,接着中介、物流、金融、房地产、商业批发等生产和市场服务领域发生变革,公益、教育、卫生、水、电、煤气等公共事务服务领域正在变革之中。下一步,制造业、电力、煤炭、石油石化等第二产业也将会发生全部或局部变革创新。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也将会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优化提升。阿里巴巴集团的千县万村计划已经启动,预计投资100亿元。这一变革,或者替代、或者创新、或者提升、或者在其之上衍生新的业务模式,而且这一过程才刚刚开始,后面的变化会更加显著。

  “互联网+”在能源行业的广泛深入应用,就是“能源互联网”。应该说,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一方面是互联网技术的驱动,另一方面也是能源使用自身变革,尤其是可再生绿色能源使用的需要。现有全球能源供给体系仍存在着互联程度不够、接入和使用不灵活、开放性不够、用户参与性不高等问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潮下,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受到业界关注。鉴于电力的网络性、清洁性、安全性优势,能源互联网主要通过电力互联网的形态体现。

  能源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有着许多类似之处,信息互联网是各类信息的通信、传输和交换共享的基础平台,实现信息接入、信息结算、信息消费,服务对象是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通过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的形式存在,其网络设备是网络交换机和网络路由器,网络安全包括了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隔离设备等等。

  能源互联网是各类能源的传输和交换共享的基础平台,实现能源接入、能源结算、能源消费,服务对象是能源提供者和消费者,通过大区域输电网(特高压、超高压、高压)、城市配电网(中压)、小区电网和微网(低压)的形式存在,其网络设备是能源交换机和能源路由器,网络安全包括了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等保护装置。借鉴信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能源互联网将向着扁平化、分散式域控制以及以能量为中心的网络等方向发展。

  互联网思维对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启示

  从信息互联网走过的20多年来看,互联网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尤其是集20多年经验教训形成的互联网思维。认真借鉴这些互联网思维,将对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归纳总结起来,互联网思维有以下六种:

  平台思维。即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而存在,生产者、消费者、协作方、粉丝等均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互、分享,平台的一方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平台上的相关方也会随之壮大。麦特卡尔夫定律揭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平台上的人数、产品、设备越多,经营越久,平台的价值越大。事实上,以平台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合作者共赢的生态圈,构成了“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的新型商业格局。平台经营者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主动权大、收益丰厚,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较有利的位置。一个功能强大、可靠运行的平台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平台一定要平等、开放、互联、坚强、可靠。能源互联网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平台就是典型的实例。但与此同时,骨干电网是平台,微网、小区用户网也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小平台可以合作、协同。因此,跨界、跨平台、跨组织、跨文化会成为平台生态圈健康发展壮大的基础。

  用户至上。即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和感受,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和用户交朋友。用户思维是“互联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户思维从关注“客户”转变为关注“用户”,即从关注“卖”到关注“用”的转变,“卖”是企业与用户连接的开始,而“用”才是企业价值的真正实现。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将“免费”也作为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内容的缘故。从“用户满意度”到“用户体验”,再到“用户口碑”是用户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超越预期是用户思维的本质。能源互联网中对用户的良好体验,将是能源提供者的一大“利器”。

  还有一些企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不一定就是直接用户(其中可能大部分是用户或潜在用户),但通过文化、思想和情感等元素聚合起来,做到社群化,这就是粉丝思维。粉丝经济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得粉丝者得天下”。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企业的任何设想均有可能变为现实。

  内容为王。仅有平台还不够,平台上唱主角的是各类增值服务内容。信息互联网上丰富的增值服务比如微信、地图服务、GPS(全球定位系统)服务、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甚至各类游戏等等,是互联网迅速吸引了30亿用户(中国用户已超过8亿)的重要原因。网上内容服务收入超过了网络平台的运营商收入。因此,能源互联网在建设中需要同步考虑网上的增值服务内容,比如新能源用户的快速接入、分时电价、电费的即时结算等。这些服务应该是利用“信息-能源”一体化设备同步集成了信息互联网中的服务,以达到能源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同步和相互支持。

  服务为本。在互联网中必须体现以服务为根本,不管是对生产者,还是对消费者,互联网平台都需提供良好的服务能力,服务即产品,服务也是营销。网络连接、网上内容、网上产品均通过服务APP提交给用户,同时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产品和服务功能的极致表现是服务水平高的重要标志。

  快速迭代。互联网上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并不要求在最初发布时就十分完美,而是以快速推出为前提,抢先占领市场,再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迭代完善,或者通过众包模式发动用户来进行完善。不是说互联网服务都必须高大上,小处着眼,实现微创新也同样精彩。同样,不是说互联网服务越复杂越好,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

  众包思维。充分利用网络用户或粉丝的碎片时间,实现大众筹资、大众分包、大众传播、大众创客等等,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巨大作用。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中,用户的接入、配网的建设、故障预警、创新性应用等等,均需要众包思维的应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利用尽可能多的智慧,这样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建成。

  全球能源互联网兼具智能电网能量按需传递和互联网信息互动交换的特征,深入分析并积极采取互联网思维,将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