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易约车这样更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平台,“微公交”租车需租车者前往租车点,核验身份证和驾照、签订租赁协议和支付1000元保证金之后,方可开车上路;还车时可到市内任一网点。
分时租赁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这是它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微公交每车每小时收取20元,超出25公里的部分将以每公里0.8元额外计费。处在试运营期的易约车目前第一个小时免费,第二个小时起每小时34.9元。
“我们针对的目标群体就是市内短程通勤的上班族,路上时间基本都在两小时以内,所以这个价格很有诱惑力。”高俊明说。
但分时租赁毕竟不是公益项目,虽然传递“环保、共享”的理念,盈利能力还是根本的考察指标。
以单车每日被租赁三次,每次行驶25公里,每日充电一次计算,“微公交”项目每辆车五年可盈利近4万元。2014年二季度康迪电动车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倍,其快速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微公交项目。
2014年8月,208辆康迪“微公交”还开进了上海市金山区。高俊明也向《财经》记者透露,目前易约车也在积极向全国10个-20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拓展自己的业务。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经济形态的改造、风投的追捧和自有车队、配驾约租车、P2P租车和拼车等商业模式的探索,分时租赁和汽车共享的前景广阔。一方面,它能够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培育其使用习惯,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分时租赁和汽车共享能够给车企提供高效运营和快速市场反馈。
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依然火爆的前提下,这是车企试水电动车市场的一个稳妥策略。
已有巨头车企在行动。日前,上海在嘉定区推出首个自助式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试点,主要车型为上汽荣威E50。北汽新能源与富士康合作成立的北京恒誉新能源已完成注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旗下的纯电动汽车。高俊明表示,部分车企也对易约车产生了兴趣,目前也在积极寻求合作。
配驾约租车模式对电动汽车的推广作用也日渐凸显,美国O2O打车软件Uber已进入中国市场。不同于在美国直接与私家车主合作的方式,Uber在中国采用与汽车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提供打车服务。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对记者说:“我们了解汽车厂商和传统的租赁公司的需求,可以在中间牵线搭桥,包括推动汽车金融公司和厂商的合作,为租赁公司提供更实惠的电动汽车。”
单个租赁公司受制于自身实力和市场规模,无法为车企提供一个客观的订单,但Uber作为一个科技平台,将众多租赁公司整合在一起,如此形成的规模效应为买卖双方都提供了盈利契机。目前Uber已经在深圳、成都等城市推出了特斯拉打车服务。
会员租赁公司
全球范围内,欧美发达国家也在探索电动汽车起步阶段的商业模式,在这方面它们并不比中国成熟多少,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欧洲,以“车辆共享”(Car Sharing)模式为主的电动车租赁模式非常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