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情高涨 可再生能源步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迎来了翻身之年,并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一季度新增装机量大幅增长,有望迎来新一轮装机热潮。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312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277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33万千瓦。201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504万千瓦,其中,新增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438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66万千瓦。
风电方面,截至3月底,全国风电新增装机4.82GW,累计装机达到100.64GW,同比增长26.9%。一季度风力发电量为4.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
相关机构预计,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可再生能源行业在二、三季度有望延续一季度行情,迎来新一轮的装机热潮。
国际市场“双反”影响减弱,国内企业抗压能力增强。据了解,自今年年初美国二次光伏“双反”终裁决定后,“双反”税率却并未真正落地,目前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仍然采用首次“双反”税率。此外,随着国内光伏企业应对能力日渐成熟,美国“双反”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冲击在减弱,国内光伏企业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
澳大利亚方面,在经历了长达11个月的调查后,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在官网发布初裁结果,建议终止对中国进口的光伏面板进行的反倾销调查。理由是“虽然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相关产品以倾销价格出口,但对于澳大利亚相关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目前,澳大利亚在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市场占比5%,如果征税,将影响近4亿美元出口。
此外,亚洲市场及国内市场的崛起,也使得国内光伏企业抗压能力不断增强。从2014年以来,日韩等市场对光伏的需求量在以每年10GW的速度增长,而国内市场的快速增强,也将消化光伏企业的组件产品,增加了光伏企业的承受能力。
巨头玩跨界,互联网“联姻”可再生能源行业。今年以来,不少巨头以各种形式跨界玩起了可再生能源行业,尤其以互联网企业表现最为抢眼。
4月1日,国内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全新发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平台,共同推动新能源向“互联网+”的产业革新。这次合作被行业认为是光伏互联网合作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后,将会有数十万太阳能电站接入阿里云,变身“互联网+光伏”发电站。
日前,华为集团在黄河上游水电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中,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化”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同时,华为还通过无线宽带集群和多媒体运维系统,用实时的视频和语音通讯,让远程专家提供“一站式”专业、安全、准确的技术支持。数据实时采集、云存储、大数据挖掘及在线专家分析系统,可使电站自动体检,给出最优清洗、部件更换和维护等建议。
而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在布局光伏、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风能、低位热能、LED、储能系统“六位一体”的能源微网,以及清洁能源电商交易平台、能源智能建筑、区域能源互联中心、“能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在从多晶硅到光伏电站全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中,互联网将成为协鑫集团整合金融、产业、市场及服务等各种资源的重要工具。
行业大佬的诸多新动向表明,拥有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撑,似乎已经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标配。而可再生能源产业,也正在与互联网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