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在2014年度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年会进行主旨发言
2014年10月19日,以“合力行动•聚智突围”为主题的2014年度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白皮书)发布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本届年会上,业界精英共聚一堂,一同探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如何纵深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深入分析,阐明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必要性,并表明电动自行车行业仍需不断完善。以下为发言全文:
2014中国经济最大的成就就是就业形势良好,我认为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原因就是新的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比如快递业。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复杂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国规上工业增长速度同比回落1.3%;去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长18.4%,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为负的3.4%,相当于下降21.8%;人民币曾经连续十年升值,但从2014年的1月1号开始贬值,一季度人民币累计贬值3.4%。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稳增长、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基本方针。
今年,中国经济取得三个成绩。1、尽管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 中国经济还是保持在预期的增长区间内;2、物价基本稳定。百姓近几年最不满意的就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物价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今年年初,我国的目标是要把物价上涨控制在3.5%以内,而我攻实际的物价上涨是2.1%;3、今年是建国以来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要满足基本就业需求,今年要做到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截至6月底,我国已实现就业737万,截至目前已经远超过1000万。这也是今年最重要的成就。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持续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但现在经济发展要从高速挡换到低速挡。增长速度换挡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存在的矛盾问题的要求。过去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依靠两个红利,一个改革红利、一个人口红利。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在农村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由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发展鼓励扶持壮大民营经济……过去30多年,改革的红利支持着中国经济高增长。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阶段,现在改革面临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把全面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们现在就需要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这就是增长速度放缓。对于人口红利 而言,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最重要财富就是人口红利, 过去30多年,几亿年轻人挑起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担,但现在人口红利消失了。去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233万,前年净减少345万,这说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都在以200万至300万的速度减少。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最困难的恐怕应该是劳动成本的逐年上涨。劳动力成本从2011年的1960元/月,到今年6月的2733元/月,劳动力的价格每年以15-20%速度上涨。如果由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导致动力价格提高,进而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创造财富增加,那么这种劳动力价格上涨是良性的;如果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那么就会使企业面临困难。
目前,中国出口中下降最严重的是七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纺织、服装、箱包、玩具、家具、鞋、塑料制品,去年一季度增长12.2% 今年一季度增长0.2%。现在这种局面说明,像过去那样靠廉价劳动力生产低价格商品,用低价格商品打市场的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除了这两个红利出现问题,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资源环境。中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我们现在的增长方式仍是依靠高能耗。我国现在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所以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换挡。经济换挡既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们转变增长方式、化解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同时也是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
但是换挡也有过程。中国经济发展的上限是,不要因为经济增长过快过热而导致恶性通胀,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 我认为换挡期上线不是风险,而守住下限也不是简单的事。现在我们还是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短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出口主要看外部形势,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状态低迷,外部环境始终不好;内需就是增加消费;投资包括基础设备投资、工业投资和产品投资。这几年工业投资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工业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怎样通过“加速折旧政策”推动企业,使工业走向一个新的增长平台? 装备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增强创新能力。归根结底,工业企业的根本还是创新能力和实力,而我们在创新问题上的紧迫感还不够。在电动自行车方面,我主张“不发牢骚,研究问题”。《白皮书》就是一个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很好示例。
民生就是百姓的“衣、食、住、行”。我们国家解决“衣、食”问题用了20年时间,要解决住和行的问题,需要30年甚至50 年。作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我们将它进行细分,有廉租房、保障房、商品房等很多类型,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那么作为另一支柱产业的汽车业,也应该细分化,有私家车、有公交车、也需要有电动车。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公共交通解决不了出行问题,消费者就可以自行购买电动自行车解决,也可以节约公共交通的成本。因此电动自行车蓬勃兴起是好事。
我认为,对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先挑毛病,而是要先完善它。新生事物总有成长的过程,要在成长中不断完善。比如电动自行车没有噪音导致安全性差,企业就可以进行研究和完善。丰田汽车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让电动汽车产生噪音以提高安全性,我认为电动自行车企业是可以借鉴的。
(本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