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池中国网 3月18日 深圳讯 杨志廷】3月18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CIBF2021先进电池国际前沿技术研讨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来自新能源产业界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行业机构人士,共同围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各种材料的最新进展等多个焦点议题展开交流、探讨。

图为中国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兴江致辞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兴江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把碳达峰和碳中和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在国内外电动技术的推动下,相信未来电动汽车会得到大力发展,引入了新能源之后的储能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为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M.Stanley Whittingham。M.Stanley Whittingham通过视频演讲,强调了回收旧电池材料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认为,在未来5-10年嵌锂技术将是电池主流技术;而在锂离子电池中,NMCA电池很可能成为主流。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经济与趋势中心产业分析师吕学隆通过视频演讲,详细分析了全国可充电电池市场潜力和技术发展展望,以及成长中的锂电池和固态电池商业化前景。
图为中国电科18所教授、国家电动车先进电池发展计划责任专家肖成伟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电科18所教授、国家电动车先进电池发展计划责任专家肖成伟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动力电池国内外的规划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进展、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三”电动车国家研究计划进展及“十四五”新发展方向与目标。
国家储能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实施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李泓,从储能领域的需求分析、技术发展、研发布局、2021年重点专项指南分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其中,在谈及国内重要的储能技术研发进展时,李泓重点提及了由百兆瓦时新型锂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兆瓦级的飞轮技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技术、探索的液态金属作为储能电池的关键技术等。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张恒详细介绍了实用化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重点阐述在构建全固态电池时遇到的电解质、正极的材料选择问题、提升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性能的方法等内容。
据悉,本届峰会为期三天,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还将有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带来“电动车与电池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动力电池与关键材料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固态锂电池和其它先进电池(含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等多场精彩的主题分享交流。电池中国网将持续关注。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