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示范项目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业内专家表示微电网示范项目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指导意见》中的技术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侯义明教授表示,《指导意见》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储能配置比。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国瑞有限责任公司李爱魁总工程师对此也表示,没有明确指出装机容量,可能导致储能容量过低,从而影响微电网削峰填谷功能的发挥。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吴鸣主任表示,微电网示范项目的技术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电压等级上,《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技术要求是最高电压等级不超过110KV。”分布式电源电压等级要求不宜过高,对电压等级的要求过高会冲淡分布式供电和微电网的主题,工程施工难度也会加大。
技术层面上,《指导意见》没有明确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有综合的、独立的能源管理系统。
在示范项目申报上,《指导意见》要求项目单位编制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报告内容涉及方面较多,许多中小微电网企业将会因为无法提供齐全的项目报批材料而被排除在外。
《指导意见》出台的目的是鼓励微电网企业积极报批微电网示范项目,实现微电网规模化推广,太过复杂报批程序也将打击微电网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对报批程序进行适当简化,以便让更多微电网企业参与进来,加速示范工程建设推进步伐。
储能产业迎来新机遇
储能技术作为微电网的核心技术,《指导意见》出台将极大推进储能行业的大幅度、大跃进式的发展。这不仅为储能行业的经济性、盈利模式等提供了难得的试验机会,同时也给储能行业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更多的、实际的、可行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典范。
浙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郑丹丹向记者表示,《指导意见》中多次出现“储能系统”这个关键词。事实上,储能系统是新能源微电网的重要环节。在风光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应用储能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能源自身的波动性和随机性。《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启动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原则上每个省(区、市)申报1-2个示范项目。”如实施顺利,我国微电网建设将从此前的小范围试点过渡到全国性示范发展的阶段。
为充分挖掘微电网的价值和效益,加大储能技术在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对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