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裁结果变数不大 行业再入蛰伏期
今年6月和7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宣布初步认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和倾销行为,初步裁定对中国进口太阳能面板征收26.89%至35.21%的反补贴税,以及中国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至165.04%,中国台湾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至44.18%。
相比中国与欧盟价格承诺谈判结果,在“双反”终裁前就早早宣布,近期却没有传出任何有关中美价格承诺谈判的消息。
“终裁结果应该不会有很大变化。即使如此,对我国光伏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眼下国内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猛增,美国、欧盟等我国光伏产品传统主要出口地的份额在明显下降。一些继续将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企业,也已经想到了新的规避制裁的方式。
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黄彤说,有的企业即使加上惩罚性关税,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仍有一定利润,价格竞争激烈程度低于国内市场。
黄彤在分析国内企业消极对待的原因时说,目前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终裁结果已非业内关注的热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已被市场消化。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明显不如预期,一些光伏发展支持政策的效果还未显现,明年日本市场需求量将下滑,或许才是光伏制造业更加焦虑的问题。行业近期似乎又进入了“蛰伏期”,不过部分产品转换率高、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仍将脱颖而出。
近年来,多个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启动了“双反”调查。孟宪淦认为,原因在于全球多个国家都意识到要大力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而中国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在全球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由此引起了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中国企业也应该从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中吸取教训,从打“价格牌”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以避免低价倾销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