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
本周负极材料市场平稳运行,产销相对稳定。现国内低端负极材料主流报2.5万元/吨左右,中端产品主流报5.5万元/吨左右,高端产品主流报8万元/吨左右。“金九银十”对于负极材料行业而言也有所体现,尤其对中小生产企业而言。其用户中小电池厂家居多,七八月份是电池行业的传统淡季,进入九十月份生产均恢复正常,对于原料的采购积极性也相应提升。这也是负极材料行业较为显着的季节性特征。但对于大型负极材料生产企业而言这种体现就不够明显,其用户主要为大型锂电生产厂家,小型锂电生产厂家比例较小。大型锂电生产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对于原料采购也较为稳定。现负极材料行业的新进入者依然不在少数。据了解,山西星海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现有两个负极材料生产厂房,其中一个建设完毕,另外一个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2个月后可投入生产使用。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两个厂房的月产能均在50-60吨/月,生产的负极材料产品以人造石墨的为主,原料主要采用针状焦。公司产品目前正在样检阶段,下一步将送样各下游厂家试用。
原料市场,近期国内负极材料主要原料市场大稳小调。现天然墨-195主流报3600-4000元/吨左右,部分生产厂家计划月底调涨。球形石墨报价较为稳定,现主流报15000-21000元/吨左右。针状焦,现国内针状焦市场价格持稳,油系的售价在7000-7500元/吨左右,煤系报价在5000-7000元/吨左右。海外针状焦,煤系针状焦主流报价在1100美元/吨;油系针状焦价格在1350-1550美元/吨。低硫焦市场8月份部分厂家报价小幅下调。大庆石化调涨,报1600元/吨,抚顺二厂调涨,现报1600元/吨,大港石化调涨,报1600元/吨。
隔膜
本周锂电隔膜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各厂家价格均维持均价区间。具体来看,国内厂家,16um金辉科技报6元/平方米;南通天丰报5元/平方米;河北金力报6.5元/平方米;沧州明珠报6元/平方米;星源材质5.3元/平方米。海外厂家,16umSK湿法单面报5元/平方米;双面报6.5元/平方米;PVDF隔膜SK报8元/平方米。
本周市场行业方面:长园集团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增持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89%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拉萨市长园盈佳投资有限公司以6,300万元的价格收购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源材质”)共计350万股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3.89%。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星源材质5,685,725股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6.32%。中材科技本周四下午对外表示,目前公司锂电池隔膜产品尚未应用于苹果手机电池。据公司介绍,上述产品可应用于手机电池,且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0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其中报透露,该项目进度已达33.60%。中材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制造与销售,并面向行业提供技术与装备服务。大东南对外表示锂电池隔膜、锂电池项目初试产品已开始投入市场,但离公司产品定位有距离,目前公司边送样到下游企业,边提升产品档次,尚未正式投产。公司同时透露,公司与浙大合作研发的血透膜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大东南主要从事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制品、服装、纺织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以销定产为主,报价持稳,市场主流价格维持在45000-55000元/吨左右。电解液体系仍是制约动力锂电池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市场电解液盈利下滑,订单多以老客户为主,下半年市场情况良好。原料六氟磷酸锂目前全球产能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明年六氟磷酸锂市场将达到供求平衡状态。
市场企业方面,天赐材料在半年报中指出,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锂电池电解液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公司产能规模效益未能全部释放,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毛利率同比下降至31.49%。随着公司6000t/a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材料项目(二期)投产,下半年成本优势有望凸显。
总结
本周锂电市场偏弱势运行,价格方面正极材料受镍等原料下跌影响,实际成交价格再次出现一定下探。与之对应的,不论是从电芯还是材料方面来看,销售情况相较于7、8月份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金九”的带动作用有所显现;尽管如此,厂家却普遍表示利润微薄,赚不到什么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自去年以来电池及其材料的价格一路走低,到今年5月份左右才相对止跌走稳,企业多以成本价在出货,特别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更是赔本赚吆喝,部分小企业倒闭,电池行业的整合也开始拉开帷幕。就目前来看,行业还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专利以及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这也是各院校以及企业技术人员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二是市场监管必须跟上,锂电池本就是相对危险的物品,市场上以次充好的电芯产品实在太多,严重影响行业的正常发展,必须着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