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动力电池市场杀出个“程咬金” 国内10大动力电池厂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15-09-01 09:38:01    来源: 高工锂电网
字体:

[摘要]在近日GGII推出的2015年二季度锂电池产值TOP10名单出炉中,以生产快充型动力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微宏动力因产品销量快速增长而首次进入该榜单,引发业内的极大关注。

  仝志明分析,发展快充型动力电池符合终端用户的心理需求,趋势肯定向好,不能说技术上达不到就退而求其次,将快充技术往后拖延。目前电动公交对快充型动力电池需求相对迫切,之后也会慢慢扩大至多班运营的出租车市场乃至乘用车市场(当快充网络形成时,可消除消费者驾驶电动汽车的焦虑感)。

  “我认为只要电池、材料具备这个能力,那么快充型动力电池在市场上肯定是受欢迎的。”四川兴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范未峰也说道,快充型动力电池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够规避的,是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慢慢克服的,其应用必然越来越广。

  但刘卫平则感觉电动公交没必要用需频繁充电的快充型动力电池,因为现在常规动力电池在晚上充一次电就够跑一天。未来进一步提升常规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才是更应看重的发展方向。

  中航锂电研究院院长周志勇补充道:“乘用车用户对于快充不是说没有需求,但毕竟其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晚上充电就可以满足了。他们能够接受目前的充电时间。”

  其次,成本高一直是快充型动力电池饱受“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双方在此问题上有争议。

  支持快充型动力电池的业内人士表示,电动公交属于短途往返车型。其若采用了快充型动力电池,到总站之后,利用休息间隙便可将电池充满。在这种方式下,公交车就不用装那么多电池,将大大减少电池成本。对于公交公司来说,其在快充公交车和慢充公交车上的总投入或许是差不多的。

  况且快充型动力电池的寿命长、安全性高,用户长期使用下来,其所花平均成本或许比常规电池还要低。以钛酸锂为例,其循环寿命达20000次,可安全使用长达10-15年,而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在3-5年,中间更换电池不仅麻烦,而且费用不低。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基础研发部工程师石先兴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成本是动力电池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公交公司还是个体消费者,都会衡量性价比,没有人会愿意多花钱去购买有些优点但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电动汽车。也许少装一点电池组可以让快充车的成本降低一些,逼近慢充车,但快充又依赖于充电桩,这又需要多花钱去投资。现在最重要的是降成本、提高性能让用户有意愿购买电动车,电动车都卖不出去,讨论快充有什么意义?”

  再者,大规模使用快充是否会让充电设施难以配套、电网负荷过重,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话题。

  “其实快充并不会让电网负荷很重,因为快充时间很短,流通性强,等下一波车来充电时,上一波车已经走了,无须一股脑地挤在一起充电。”范未峰说,相反,如果大面积推广慢充车,它们晚上全需要充电,这才真正让电网负荷重。另外,这么多的慢充车晚上都需要停在充电站充电,不是需要建更多充电站吗?把现有停车站改成充电站现实吗?

  国轩副总经理宋金保提出了异议,快充用的是白天的电,跟其他诸多用电用户在争。而慢充车利用晚上相对富余的电充电是更合情理的。靳承铀则举例称,给10辆电动大巴用3C/5C技术同时充电,中间电网可能瘫痪,所以大范围快充是不太能的。在充电桩背后再配备大型储能电站,或许才有可能,而这又会须增加投资。

  最后,双方分别从政策中找到了支持各自“论点”的依据。

  “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中规定,按照折算系数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数量做统计,而钛酸锂等纯电动快充客车的折算比例分别为20:1,这对钛酸锂电池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政策信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而就在这一政策出台后不久,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提到,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13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00Wh/kg;功率型单体电池功率密度≥30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2100W/kg。

  “规定的功率指标并不高,现在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基本都可以达到。”宋金保说道,“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钛酸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达不到要求,其功率性能也不怎么好。”

  观点处处相左之下,双方也不免开始怀疑对方说话的立场。

  支持快充型动力电池者认为,他们本来生产磷酸铁锂/三元电池,从运营和研发配置等角度考虑,不能“一会东一会西”,否则没法向股东交代。而对快充型动力电池市场前景不乐观者则认为,他们做这一类电池的,亮点就在于快充,所以就宣传快充而避其技术弱点。

  后记:

  若脱离“本位主义”来看,终端用户对快充肯定是有需求的,当然也不可能不顾一切地追求快充而忽略其他因素。快充型动力电池厂商可以在保证产品快充特性的基础上,逐步采用新型材料和电池制备技术来提高能量密度;常规型动力电池厂商也应当在追求能量密度的同时,尽量在技术上缩短电池的快充时间。两条技术路径不分优劣,只看用户如何选择。

  至于成本问题,目前快充型动力电池的成本高,但常规型动力电池也不能算便宜。双方都依赖政策补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在“跛脚”前行。如何把产品做好、依赖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恐怕是当务之急。而某些动力电池厂商因打价格战就降低电池质量的行为就不能姑息,因为毕竟动力电池不仅涉及买卖问题,更关乎开车人的生命安全。

  再看充电设施配套问题,中国充电桩、充电站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充电网络亟待完善。这无论对哪一种动力电池来说都是不利的。国家仍需加大投入或引进社会资本,来弥补这一缺陷。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储能电站的进步或可帮助解决电网负荷问题,助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

  如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对政策的依赖的确很严重。业内关注政策释放的信号理所应当,而且很有必要。不过,政策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动力电池厂商的命运决定权还在自己手里。其是随主流还是“剑走偏锋”走差异化路线,两者皆有风险也皆有机会。未来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如何,且看且清晰。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