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份以来,雾霾多次袭扰京城,国家环保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报告表明,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是影响北京市空气质量的主因之一。对此,相关专家表示,政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让新能源公交成为雾霾“阻击战”的主力军,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新能源公交车逐步放量
据了解,城市公交系统包括城市公交车、城市物流车、邮政车、通勤车、环卫车、工程车等。这些公共交通车辆服务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频度高、运行排放大。由于行驶路线相对固定,新能源公交车被业内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中最易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车型,同时也易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认为,城市公交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切入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公交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环保效益,还有利于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主任李斌表示,城市公共交通在整个城市的客运出行中,大约占到59.4%的比重。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公交车的总数已达到3.6万辆。
近年来,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公交车在全国的推广非常快。
山东省青岛市交通委处长段松海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青岛市已经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1264辆,其中1000辆采用换电模式。为此,青岛市也在换电站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目前,青岛已经有4座换电站投入运营,另外还有3座在建。未来,这7座换电站可以为700辆换电模式的电动公交车服务。
深圳是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批13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巴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深圳市新能源大巴的总数将达到6500辆,其中包括纯电动大巴4800辆。谈及深圳新能源公交迅速发展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公交的推广;第二,深圳市政府设立了50亿元的推广扶持资金,鼓励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2015年之前,深圳巴士集团只有14座充电站用于大巴充电,2015年,集团又新建了33个充电桩,推动了新能源公交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个,国家、地方的购置补贴力度都比较大。
在该负责人看来,随着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步放量,相关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充电倍率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保障了车辆的正常运营;车辆布局不断改善、整车匹配性的提高,也提高了新能源公交车的防护等级,让车辆在暴雨等极端天气里安全运行”。
产业推广仍存瓶颈
尽管新能源公交车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规模化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瓶颈,配套设施建设就是其中的首要桎梏。
湖南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马天毅坦言,充电基础设施对长沙市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影响很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由于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直接导致了相关购置计划的拖延。此外,一些混合动力公交车由于不方便充电,只能当燃油车使用,起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对于部分省市来说,充电设施不是“不想建”,而是 “建不起”。杭州市经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电力设施建设成本通常占到充电站建设的50%以上,目前杭州的电力设施建设成本均由公交车运营公司来承担,对他们来讲压力很大。
此外,针对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考核及补贴措施,也有待进一步落实。2015年11月中旬,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发布《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加大公交车新能源化的推广力度,对地方新能源车公交推广效果进行考核。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透露,从明年开始,对新能源公交运营的补贴考核工作将每年进行一次。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成立专业的督导组,加强对城市公交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而针对具体的补贴调整,还需要在保持城市公交行业补贴总体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根据我国此前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到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要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要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面对逐步补贴的退坡,新能源公交车将不得不面临要转向市场化运营的问题。
业态创新是发展关键
随着新能源公交市场化运营的推进,未来,补贴或许将不再作为生产企业、运营企业的竞争武器。对此,深圳巴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已经从三方面探索补贴退出后的运营管理:一是利用资源置换股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前端渗透;二是在产业终端,向物流车、环卫车等领域拓展;三是在产业后端延伸,与充电桩企业合作,开展充电服务以及整车的专业检测和维保,精细化运营公交体系。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副主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电动公交车的良性发展,需要激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积极性,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领导下进行协调互动。在供给侧,应创建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发展环境,实现资金、人才与技术的有效聚集,形成创新活跃、市场公平的产业格局;在需求侧,公共交通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当继续重视对产品选择上的技术与质量把关,并和供给侧进行深度沟通与切磋,完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此外,李斌也为新能源公交业态创新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第一,从“新能源+快速公交(BRT)”领域着手,由于BRT在公交体系里比较独特,拥有独立的路权、相对封闭的站台、更容易实现智能化监控管理的特点,可以使之更方便采用新能源公交的方案;第二,推进定制化公交,在满足公共交通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路径等方式,满足一些企业、集体的个性化需求;第三,用于解决小区到车站“最后一公里”的接驳,让新能源公交车真正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首选交通方案。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