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华荣蔡伟:面向高比能体系,电解液聚焦正负极界面和溶剂研发
发布时间:2022-11-10 16:49:00

国泰华荣蔡伟: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进展


【电池中国11月11日 遂宁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联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遂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2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11月9-10日在遂宁召开。


在11月10日上午举办的“聚焦高比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主题论坛上,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资深研发工程师蔡伟,就“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进展”作主题演讲。


据蔡伟介绍,国泰华荣是国内首家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商品化的企业,打破了三菱化学等日本电解液公司的市场垄断,并将电解液价格大幅降低,交付周期大幅缩短。其母公司瑞泰新材已于今年6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产品布局方面,国泰华荣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亿纬锂能等,另一类是有机硅产品。


电解液产能方面,目前,国泰华荣主要有三个生产基地,国内基地分别位于江苏张家港和福建宁德,海外基地位于波兰,每个基地产能均为4万吨/年。


不仅如此,在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作为行业的先入者,国泰华荣积极扩产。“到今年年底,张家港基地产能将达10万吨,宁德基地产能将达12万吨,加上波兰基地的4万吨,电解液合计产能将达26万吨。后期宁德基地产能将扩展到50万吨,波兰基地产能将达30万吨,加上在浙江衢州、四川自贡各有一个年产30万吨的电解液项目在建设中,到2025年,电解液总产能将达150万吨。”蔡伟介绍道。


从市场来看,目前,国泰华荣的销售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得益于锂离子电池市场爆发式增长,其电解液销量从2016年的不足2万吨,到2021年已经提升到接近8万吨。


聚焦本场论坛主题,蔡伟详细介绍了国泰华荣在高比能体系电池电解液领域的开发工作。


蔡伟指出,“面向高比能电池体系,从电解液开发来讲,主要分为高电压三元体系、高镍三元体系和硅负极体系。”


据介绍,目前电解液痛点主要体现在:硅负极体系在锂离子充放过程中,体积膨胀比较大,给电解液带来较大挑战;高电压三元体系和高镍三元体系面临的问题比较趋同,主要表现为过渡金属离子溶出对负极SEI膜的破坏、表面相变、锂镍离子混排等。 


蔡伟表示,为解决以上问题,电解液方面围绕正极和电解液的界面,负极和电解液的界面,以及溶剂这三个方面进行开发。


正极方面,尝试采用一些添加剂,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CR膜,促使正极材料表面稳定的同时,阻断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界面反应。


负极方面,研究采用一些低内阻添加剂,以形成更好的SEI膜。


溶剂方面,考虑氟代溶剂、酚类溶剂、晶类溶剂、离子液体等。蔡伟强调,“酚类溶剂和晶类溶剂对石墨负极的兼容性比较差,离子液体价格比较昂贵,在商业化应用中有很多问题,所以目前比较接近商业化应用的还是氟代溶剂。”


新型电解液的研发离不开添加剂的选择,通过大量实验和检测工作,蔡伟总结了团队在添加剂上的研发成果:


第一,低阻抗成膜添加剂DTD、LiDFP能够有效提高高电压三元体系电池低温、常温循环等性能。


第二,TMSP、S0065、 LiDFBOP等添加剂可以在正极材料表面成膜,提高电解液在高电压体系中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电池性能。


第三,具有高氧化电位Shuttle型过充添加剂的开发对高比能体系电池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此外,蔡伟通过图片展示了GCICP、原子吸收、红外等研发分析设备,同时他还表示,比起设备,国泰华荣2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测试方法和经验更为宝贵,从而保证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及对新物质的分析能力。知识产权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在电解液方面申请了349件专利,已授权专利达119件,还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达12项。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