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中国铅酸电池市场应用现状和未来
发布时间:2014-09-18 15:29:00
关键词: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池体系

  近年来,受到“血铅”事件的影响,铅酸蓄电池饱受诟病,同时也面临着来自锂离子电池等其它电池体系的挑战。但由于铅酸电应用商品化时间较长、产品成熟,并且造价低廉,而且同时能保证良好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所以仍然占据着世界电池市场的最大额。据相关统计,2012年,全球电池市场规模为759.75亿美元,其中铅酸电池市场达到392.94亿美元,规模为最大,并且铅酸蓄电池中97%的铅都可以循环再利用,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消耗品。目前,铅酸蓄电池主要的市场应用集中在作为汽车、卡车、摩托车等内燃机汽车和其它车辆的起动、点火、照明(SLI)用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叉车、观光游览车等的动力电池;以及为UPS、通信基站、储能系统等的工业用备用电池。中国是铅酸蓄电池第一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强。
      1、近年来中国铅酸电池市场应用现状
       中国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市场分布状况是,起动电池产量7495万kVAh,动力电池5320万kVAh,工业用电池1601万kVAh。所占总体比例分别是:52%、37%和11%(2012年统计数据)。2011年,受国家环境整治风暴影响,对铅酸电池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其结果是加速行业整合,利好于那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政府通过环境大整治,树立了行业新标杆,达到优胜劣汰,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也使行业内企业规模和数量发生巨大变化。《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以后,全国铅酸蓄电池企业80%被关停并转,企业数量从3000多家下降到约500家。从规模结构上看,2011年整治以前,大、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2%、30%和58%,到2013年分别为38%、44%、18%(大型企业指年产值10亿以上的企业;中性企业指年产值1~10亿元的企业;小型企业指年产值1亿以下的企业)。2012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受到下游汽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市场稳定增长的影响,全年产量增长达到12%左右,其中密封铅酸蓄电池出口量为1.32亿只,增长12%,出口额17.32亿美元。起动铅酸蓄电池出口量2096万只,增长39.3%,出口额3.78亿美元。2012年全国铅酸蓄电池总产量为16120万kVAh,销售收入达到1080亿元。根据上市企业销售收入,2012年排名全国前十位铅酸电池生产企业的营收情况见表1。


1.1  企业应对国家政策的措施
  中国铅酸蓄电池企业,面对政府严苛的“环保核查和准入条件核查”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1.1实现整体搬迁
  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规模企业,纷纷向偏远的非人口居住密集区搬迁,像风帆公司、重庆万里等。或者建规模化工业园便于集中管理、集中治理。建设中的涉铅工业园区如长兴吴山循环工业园、高邮蓄电池工业园、宜丰蓄电池工业园、邳州循环工业园等,在园区新建清洁化水平高的现代化铅酸蓄电池企业。
1.1.2 加大设备投入
  加大铅污染治理的环保设备投入,以及升级技术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清洁生产水平。如采用连续极板生产设备、自动包隔板机、自动铸焊机、集中供铅铸板系统、连铸连轧扩展网和冲孔板栅等自动化生产设备。许多企业都对生产工艺或设备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如河南超威公司采取极板上架刷极耳、滚切、刷边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大大降低了铅尘污染。天能集团引用了一锅多机铸板系统,采用内化成工艺,2013 年底完全淘汰外化成工艺。

[NextPage][/NextPage]


1.1.3 重视产品转型升级
  重视蓄电池产品的转型升级,加快开发比能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铅酸蓄电池。像卷绕式电池、胶体密封铅酸蓄电池、超级电池、铅炭电池、双极性电池、泡沫石墨电池、规模储能用铅酸蓄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用起/停电池(ISS电池)、低速电动汽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他低污染电池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1.2  整顿后的铅酸电池行业呈现的发展态势
  受到政府准入条件的影响,许多有实力的铅酸电池企业或进行搬迁,或外迁入规模化工业园,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化、清洁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造成企业一次性投入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平均利润不足 4 %。加上 2012 年四季度电动自行车电池引发的价格战,大部分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企业亏损,小规模企业被迫停产。由于铅酸蓄电池的原材料成本中,精铅约占 76 %。近几年,受铅价的大幅度上涨影响,行业整体毛利率从 20 % 以上下降到 15 % 以下。综上两方面不利因素造成铅酸电池企业盈利下降,以及行业整体利润的降低,但同时也为铅酸电池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1 年,由于国家对行业进行整顿,大批企业关闭停产,全行业供需状况有所好转。市场发展趋向理性规范。铅酸蓄电池产量和需求量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整体呈微幅供过于求状态。改变了以前铅酸电池行业混乱无章,低价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引发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近几年,伴随着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带动了新能源储能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2006~2011 年,中国新能源储能电池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达88.3 %。新能源储能电池成为投资热点,凭借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性、性价比高、存量大等优点,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开发给铅酸蓄电池在工业储能应用和市场容量的增长带来希望。
2 未来中国铅酸蓄电池应用市场增长点和产业发展趋势
2.1  未来铅酸蓄电池主要市场增长点
2.1.1  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点
  动力电池市场主要体现在电动自行车和低速电动车应用需求方面。1998~2011 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从 5.8 万辆猛增至 3096 万辆,年均增幅超过40 %。按每辆车用铅酸蓄电池 300 元计,配套市场达 420 亿。2012 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 2028.4 万辆, 同比增长 26.3 %, 继续以两位数的幅度快速增长。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占中国铅酸蓄电池总销售额的 1/3 以上,但近两年该市场面临着锂离子电池体系的巨大挑战,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被挤占。近几年低速电动汽车在没有“名份”的环境下,在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快速发展,2012 年山东低速电动汽车的产量约 11 万辆,相当于前 3 年的总和。低速电动汽车又称微型电动汽车和短途乘用车, 目前基本上均采用动力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
2.1.2  起动电池的市场增长点
  2011 年汽车产量 1850 万辆,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 1 亿辆,2012 年中国累计生产汽车 1927.18 万辆,同比增长 4.6 %,销售汽车 1930.64 万辆, 同比增长 4.3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铅酸蓄电池在汽车起动电池应用方面还将强势增长。
2.1.3  工业备用电池的市场增长点
  工业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通信后备电源、电力后备拉闸电源、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储能电池和铁路用电池等。储能技术中目前以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最广泛,其中铅酸蓄电池以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成本低成为储能电池的首选。2011年风电装机容量 62 364MW,光伏装机容量 2700 MW,按每 1/10 功率的装机容量安装储能装置,储能时间按 1 h 计,则储能市场的需求在 6505 MWh,以每 kWh 储能电站平均建设成本 3000 元计,则总市场可达 195 亿。预计到2015 年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到 100 GW,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5 GW,储能市场需求将达到 10 000 MWh,总市场达 300 亿,预计年均增长率 19 %。工业铅酸蓄电池在储能、智能电网和家庭微电网中应用将成为铅酸蓄电池的重要增长点。
 2.2  今后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 2013 年 3 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将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到 2015 年,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0 % 以上,铅循环再生比重超过 50 %,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并将采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组织实施等五方面措施。
        该《意见》对未来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具有引导性和指向性。是继 2012 年5 月《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发布,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整治的又一重大举措。此次《意见》出台,主要是杜绝污染,加强铅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这将对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意见》的加强,未来行业将进入“强者生存、弱者被食”的竞争局面,行业面临洗牌。
3 国内主要铅酸蓄电池新技术的发展
  今后,铅酸电池的发展将倾向更先进的设计。以卷绕式电池、双极性电池、超级电池、 铅炭电池等为主导的先进铅酸电池系统将拥有更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NextPage][/NextPage]


3.1 卷绕式电池
  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用铅箔作为极板基片,将正极板、隔板、负极板交替叠放,紧紧卷绕成螺旋状的卷,放入圆筒状的电池壳中,制作成单体,保持稳定的组装压力。除了具有安全性好、可快速充电、自放电速率小、瞬时输出功率高、气体溢出少的优点外,其低温性能、冷起动、环境峰值功率、内阻、深循环等诸多性能都很出色。国内一些企业像双登和骆驼,已实现对卷绕式VRLA电池工艺的不断改进,生产出了成熟的产品(图1和图2)。


图1 双登集团生产的12V 28-80Ah卷绕式VRLA电池

  图 2 骆驼蓄电池公司生产的卷绕式 VRLA 电池


3.2  双极性电池
  双极性电池采用双极性极板,板栅一面涂正极铅膏,另一面涂负极铅膏。具有以下优点:节铅量可达传统铅酸蓄电池的50%;可减少20%的生产工序,综合成本节约30%~40%,而且无需采用其他工艺来防止汇流排及端柱的腐蚀;活性物质分布更均匀,低电阻,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高,可以快速充电,且在循环过程中能够明显减缓硫酸盐化;易于组成高电压电池,特别是在组合100V以上高电压的电池时独具优势;兼容现有铅酸电池生产方法,80%现有铅酸电池生产设备可用于双极性电池;回收率可达100%。如图3所示,Optiuma与VOLVO合作开发的采用陶瓷隔膜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已安装在本田的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车上作为动力电池,其优点是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近几年,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新型材料公司、铅酸蓄电池企业等也开始对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及其关键材料进行探索。永兴惠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池产品及原辅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展示交易会”上展示出了双极性电池样品模型(图4)。

图3   Optiuma 与VOLVO 合作开发的采用陶瓷隔膜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图4   永兴惠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双极性电池样品模型

 

[NextPage][/NextPage]

  3.3  超级电池
  超级电池是一种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内并联构成的新型储能装置。由日本古河株式会社和美国EASTPENN公司研制,已经实现产业化,最大单体电池2V1000Ah,是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储能电池。超级电池和VRLA电池相比,价格较低,充放电倍率高,使用寿命是阀控式电池的2~3倍,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更有优势。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时,在车辆加速和再生制动时能迅速传递和吸收电量,充放电倍率高,价格比燃油低70%。和国外先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比,国内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像江苏华富、天津蓝天电源公司等企业也在尝试进行相关研发和示范项目。华南师大与株冶集团开发的应用Pb@C复合材料制备负极极板制成的超级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比普通电池高57.0%;5C放电容量比普通电池提高54.9%;HRPSoC累计循环30148次,比普通电池提高283%。经HRPSoC循环后常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明显硫酸盐化,而超级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仍然保持较好的活性状态。
3.4  铅炭电池
  ALABC引导的最新铅炭电池技术是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添加特殊的炭材料,其具有优异的HRPSoC循环寿命,更易产业化。铅炭电池可广泛用于需要快速能量回收、长期欠充等常规电池无法应用的领域,尤其是储能领域。南都电源公司开发的铅炭电池能够有效抑制负极硫酸盐化,大幅提升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和部分荷电态下的循环寿命。2013年3月被列入国际铅酸电池先进联合会(ALABC)资助项目。采用的核心专利技术有:特殊的炭表面官能团改性技术;制备超高比表面、高电容活性的超级活性炭SAC材料;专利的复合电容电池配方;独特的预分散技术以及12项专利技术,8项发明专利(图5)。

图5  南都电源公司的铅炭电源

       中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环境治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差距。美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产能和中国的相当,但是只有几十家企业;铅蓄电池的用铅量占全国用量的95%以上,但是铅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1.5%,并且在2008年美国政府已经将铅蓄电池生产从主要铅污染源中排除了。未来,除了来自政府大力整治环境,对铅酸电池企业提出的严格准入要求外,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还将面临着诸多的来自外部的挑战,比如鉴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全球铅酸电池产能逐步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家;出口型企业面临汇率上升的压力;国内企业价格战依然激烈等影响。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应当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势,共同迎接铅酸电池产业发展的更美好的明天。

 

稿件来源: 储能产业观察
相关阅读: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发布
验证码: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
Community of Battery Enterprise Advancement
Call Us(86-10)50906121
hezuo@cb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