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彼欧蓝能--积极推动氢能出行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3-08-26 15:40:00

彼欧蓝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商务总监许峰:彼欧蓝能--积极推动氢能出行解决方案

彼欧蓝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商务总监许峰作主题演讲

  8月25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2023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

  彼欧蓝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商务总监许峰作题为《彼欧蓝能--积极推动氢能出行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发言内容实录,未经嘉宾审阅:

  许峰(彼欧蓝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商务总监):各位现场的专家、领导、各位朋友们,下面将由我来代表我们公司向大家介绍,从一个合资企业的角度来说,如何来判断中国的氢能市场,尤其我们现在主营业务是做车载储氢系统和车载储氢瓶,我们对于一些市场技术的判断。

  因为我们今天是一个国际的峰会,还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趋势,我们简单来说,其实有两点,一点我们看欧洲情况,它的氢能发展是超预期在发展,尤其是从前段时间开始的欧洲的一些地缘政治的变化,造成了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首的这些欧洲老牌的工业强国,它迫不得已去寻找新的能源结构的调整。

  包括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西班牙首相也是开启了一个出行管线,他们希望从北非可以进口到低价的绿氢然后输送到法国,包括去年战争一开打,德国也是立马去加拿大找绿氢,所以说在整个欧洲这边氢能的发展还是超预期的,包括前面几位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也介绍到了电解槽的出口量,明显可以看到电解槽的需求端是从欧洲这边出来的。

  日韩这边他们在氢能或者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依然会定为国家的策略,但是受制于国内市场是非常有限,所以说他们也是在谋求去全世界推广氢能的技术,来实现技术的输出。

  国内在过去一段时间,氢能的推广其实以交通领域也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为抓手,尤其在推广我们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但是实事求是讲过去一段时间推广的成果没有达到预期,当然市场的潜力依然在,所以说这更加要鞭策我们从事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家朋友,去拿出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第三块是美国,因为美国的氢能政策一直是起起伏伏,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力出来,虽然对美国市场报以厚望,但是它还需要一点时间去打开。另外一点谈到全球的氢能格局以外,我们再谈一下公司主要做的氢储能,我们熟悉整个氢能产业链的朋友们,肯定也都知道从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到应用端,其实我们广义的储氢其实分布在各个环节过程中,我们现在在做的气态储氢,其实在储氢过程中我们有低压的储氢瓶,当然我们在国外也看到液氢,国内刚才专家也介绍到有一些固态储氢的方式。

  当然液氢在国内也已经引进了,包括在液氢工厂,在上海也是刚刚计划投入液氢的加氢站。运氢现在主流依然是气态储氢,也就是灌输车一般是20兆帕或者40兆帕的一型瓶或者二型瓶,当然我们在全球看也是看到有些液氢的解决方式,以及我刚才提到了在欧洲、美国有相对比较成熟的输氢管路,在国内的也有能源的企业进行尝试的,而且已经尝试成功的,在天然气管道里面进行掺氢,进行远距离的输氢。

  第三块广义的储氢,也可以用在我们的加氢站,以及固定式的储氢容器上,这个基本上也都是中低压。最后一块才回到比较常见的在应用端的,整个不断是交通领域的汽车,轨道交通,还有一些船舶,包括工业原料,以及分布式储能装置上,也会用到我们气态储氢这个产品,但是我们今天因为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汽车零部件,我们会比较聚焦于汽车工业的车载储氢的应用,后面我会谈到我们很多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来拓展应用的场景,不管是在应用端还是储运端,还是在我们储能端。

  总结下来一句话,我们今天PPT展示的储能技术其实是广泛的存在于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氢气它的特殊物理和化学特性,其实也是非常影响到我们整个氢燃料、氢能的安全性。另外一点包括我们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例,我们储氢系统的成本现在已经超过了电堆的造价,我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应该随着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降低,另外一点整车的载氢量提高,储氢系统就有可能会超过燃料电池系统的造价,所以说在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储能环节中的重要性也会日渐突出。

  第三点的话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从车载储氢系统的角度来说,我们车载储氢瓶各种技术路线的探讨,原则上从氢瓶的角度可以分为四大类氢瓶,也就是没有碳纤维缠绕的钢瓶,有碳纤维部分包裹的二型瓶,现在也已经用在鱼雷车上,包括40兆帕的鱼雷车现在已经从20兆帕变成40兆帕就是用的二型瓶。

  三型瓶就是金属内胆的全缠绕性瓶,这一点就是说我们国内在路上跑的绝大部分的燃料电池汽车,都是用的这种技术路线。还有一条技术国外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我们四型瓶,数量内胆加上碳纤维的包裹。

  我们针对于车载储氢瓶系统领域来说,基本上是三型瓶或者四型瓶,很少会用到一型瓶二线瓶,唯一可以一型瓶二型瓶是在叉车,这还不是我们广义汽车的概念。

  从两种一个特性角度来说,我们整车一般来说是需要对整车零部件有轻量化的要求,也是得益于三型瓶和四型瓶内胆材质的不同,所以说四型瓶用的是塑料本来就轻,可以实现同等压力和体积下要比三型瓶有机金属内胆的三型瓶可以轻15%-20%左右。

  也正是由于它有比较好的一个轻量化效果,所以它的质量储氢密度会更高,另外由于它的四型瓶它的数量内胆可以承受一定的弹性的变形,所以它可以在大容积体积下能够承受更大的一个压力。三型瓶我们现在有两个压力段车载储氢,一个是35兆帕,另外一个是70兆帕,基本上现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35兆帕用的是三型瓶,三型瓶能不能做到70兆帕也可以,因为它是金属内胆的成型工艺造成它无法在70兆帕压力等级上做的更大,所以从国外的节点看起来一旦超过300升,甚至面向400升甚至450升基本上是用的四型瓶的工艺。

  所以我们四型瓶一旦上了70兆帕,可以有更大的一个单只氢瓶的载氢量一个先天的优势。

  第三,我们其实非常考验经济性,其实三型瓶和四型瓶一旦量产以后到底谁便宜,行业里面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基本上在35兆帕压力等级看来四型瓶不一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但是在70兆帕刚才我说了70兆帕的话,三型瓶不可能做的特别大,这时候我们的四型瓶的技术优势将会有更好的体现。当然回到我们制储运营家用整个氢能产业链里面,其实70兆帕受制于我们的加氢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推开,但是从欧洲包括美国甚至日韩的经验角度来说,其实70兆帕加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可能在交通领域相对于纯电动一定经济性的使用场景,因为你如果说是没有太高的压力,太高的单车的载氢量,其实氢燃料电池汽车跟我们汽车工业中的另一个类型纯电动其实并没有特别好的一个经济性。

  第四,安全性这一点也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因为四型瓶本身特质的话,它的一些失效模式跟三型瓶不太一样,四型瓶更多的是对气体要求的密封性会要求比较多,从数量内胆到阀体中间会有一个金属材料的过度,尤其是金属内胆和阀座之间密封性的要求其实是比较高的,大家可以想像其实分子本身就比较小,又是700个大气压力,如果说是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密封性的设计,没有好的材料的一个筛选,是很容易出现气体的一个渗透的情况。

  同时三型瓶自己也有本身的失效模式,三型瓶形成内胆无法有一定像四型瓶膨胀的这么一个物理的特性,所以三型瓶一般来说循环寿命没有四型瓶强,所以他们两者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不太一样,当然从材料学角度来说四型瓶的数量内胆氢分子更容易穿透塑料的材料,所以有一定的氢气的逃逸率和我们氢气的渗透率,三型瓶角度来说更多是一些氢气腐蚀这种失效模式。

  第五块的话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产业链的完备性因为之前国家是没有放开视线上的法规,所以国内车载的氢瓶的应用,甚至是百分之百都是三型瓶,国外的话,主流的商用车以及全部的乘用车用的是四型瓶,但好消息是今年6月份国家终于把行业内期待已久的四型瓶的国标发布出来,并在明年6月份实施,所以说我们从氢瓶从业的企业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的窗口期,也为我们打开从三型瓶向四型瓶产业升级的这么一个通道。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氢瓶的生产线,我们以彼欧的产品为例,这是一个顺时针这么一个讲解的方式,左上角的话是我们吹塑,两个内胆成型工艺的话,全世界有三个流派,彼欧走的是吹塑的工艺,后面我会介绍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吹塑工艺,因为我们全球每年有两千万的塑料油箱就是通过彼欧的吹塑工艺来完成的。

  第二块的话我们右上角是内胆的一个加工,以及下面一些内胆的碳纤维,极板上极大部分的一个工艺是呈现给大家,当然我们又说后面的一些瓶阀的装配包括我们氢瓶清理检测。

  其实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挺复杂,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我们请现场的工作人员点一下工作鼠标,我们看看能不能为大家进行播放。

  (视频)

  视频拍的比较老应该是两年之前我们在彼欧的研发中心里面我为大家拍摄的一段时间,这是我刚才介绍氢瓶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一道碳纤维缠绕,直观的一个印象。刚才镜头闪过的是我们碳纤维走失以后经过数字整包完成碳纤维的浸润,以及碳纤维就源源不断输入到碳纤维缠绕机器人上,这边正在展示的是环形的缠绕工艺,国内的碳纤维缠绕三型瓶、四型瓶不同的厂家也不太一样,有的厂家是一组价可以同时缠三组甚至四组氢瓶,像以彼欧为首的企业另外一个企业我们更喜欢用一个机器手臂来产生抑制氢瓶,机械手臂可以实现更多角度的控制,可以更好的来控制我们刚才展示的碳纤维的走失、打滑以及形成碳纤维缠绕的包裹,这边展示的是一个高角度的缠绕。

  我们这里可以展示碳纤维所做风口工艺,把我们阀座紧密的固定在我们的内胆上,大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每一道走失都有自己的一些工艺参数的设定,是非常考验整个工艺能力包括碳纤维缠绕过程中虽然是内胆放上去我们基本上都打压力在里面,就是增压式的缠绕。

  视频比较长我们就不在播放全部,当然后面也是非常欢迎各位专家来到我们彼欧即将建成的研发中心,包括我们在中欧全球的研发中心来指导参观。

  最后我们针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的车载储氢系统我们做一个小的总结,我们说创新点在那里?行业的变革点在那里,我们分为两类,一个是从氢瓶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氢瓶的创新点或者发展趋势在于高压化,因为只有实现高压化才能和纯电动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做车我们一方面是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现在看起来还不具有经济性。

  另外一点我们看到氢能源汽车即使它的重卡已经推广了更多的商业模式,包括混电重卡,锂电池的科技也在进步,如果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努力的话,它适合发展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少。

  另外一点的话我们刚才提到一些大容积以及更高的储氢量,这点也是支持我们燃料电池卡车从我们现在的5/600公里续航,向600公里干线物流甚至1000公里的续航来不断迈进的技术的演进。

  第三点更高质量的储氢密度,我们在有限的体积和重量下能存更高的储氢,这样我们整车的轻量化,包括我们载运的空间才能提高。

  最后一点说是去年没记错应该是5000多台燃料电池汽车今年上半年应该是1700多台,如果说是我们面向未来大规模生产的话,其实更高效能的一个生产的模式,是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的。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最后就是高压化四型的储氢瓶,彼欧的观点是适应于未来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比较好的一个手段。

  最后我们也从彼欧的视角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作为一个外企如何在中国氢能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上如何发展,以及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一些心路历程,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彼欧是一个汽车行业的老兵,是一个家族企业,但是我们是在塑造成型领域基本上是世界最牛的一个公司,我们不敢说我们注塑外式接尔,还是我们吹塑的油箱我们基本上世界占有率都是第一,我相信在与会人员中如果开车过来中每五台车中的一台肯定是装了彼欧的产品。

  另外一点我们全球销售额94亿欧元,我们有4万多名的雇员,在国内的我们的外视是跟延峰彼欧也是坐落在嘉定区,在国内开了28-30多个工厂,另外我们的塑料油箱在国内有60多个工厂,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有800-100亿人民币左右。

  另外一点的话,我们彼欧新能源事业部是在两年前成立,主要做什么?我们所谓的新能源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系统零部件,包括我们整车里边的一些制氢系统,包括我们的电堆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最后来说一下我们的全球布局,这个视频放起来比较长感兴趣到时候我们会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另外再介绍一下彼欧蓝能,彼欧大家都能听到,蓝能的话更是我们氢能方面一个老兵,为什么我们会走在一起,在今年的4月28号我们彼欧新能源和深能旗下的浙江蓝能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合资协议,我们成为彼欧蓝能上海有限公司,就是我现在供职的一个单位,这个合资公司将会把比欧新能源在中国区既有的四型瓶的技术和我们的人员注入到合资公司里面,蓝能会把它的系统技术人员和资产注入到合资公司里面,而且双方股东相互约定,未来在中国大陆地区商用车领域只能有合资公司来处理车载储氢瓶的一些业务,我们是建立这么一个合资公司,实现一个强强组合,既我们现有阶段三型瓶储氢系统的产品可以为大家服务,未来也有更加领先的四型瓶为大家服务,最后形成一个强强组合的结果,深能我就不为大家介绍。

  蓝能在座的很多企业跟蓝能包括深能都有一些业务联系我们就不在说了。

  最后我们产品线刚才介绍我们可以从既有的35兆帕的三型瓶系统,不管是面向公交车,170X6的还是面向我们的卡车,220X8以及我们今年下半年会打造我们一个爆款产品就是350X8面向49吨重卡,单车载氢量和75公斤,另外一个爆款产品今年会面向4.5吨物流车,打造260X2的产品这是我们的三型瓶的产品矩阵。

  四型瓶我们现在也有35兆帕的产品,70兆帕后面我会介绍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会投产我们400升70兆帕的单只氢瓶可以有16公斤载氢量的一个爆款产品。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超级工厂的一个情况,彼欧蓝能未来的话会建设两个工厂一个先导性工厂在先春路上,我们租赁的厂房产能是4500只氢瓶左右主要为了取证已经快速卸线我们产品交付是一个中试线。另外一点在今年10月份我们会在同济大学的北偏的那块地破土动工来占地40亩的超级工厂,40M的超级工厂涉及产能是6万只氢瓶,这个产能也是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亚洲最大的四型瓶产能。

  整个超级工厂我们也会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这么一个概念,这是我们现在新的合资公司成功的一个案例。

  这是我们现在已经在做的一些客户,最后一点我们是想强调彼欧、彼欧蓝能非常了解中国现在氢能和氢车的环境,所以我们现在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包括从去年我们开始跟中复神鹰、长盛这两个Top的碳纤维供应商我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今年年初我们跟我们国内非常重要的大连国检院也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来进一步支持我们氢瓶取证工作,所以说希望可以在后面可以和我们氢能圈更多的这些企业来合作共赢。

  作为我们最后的一个结语,我们讲储氢的不多,讲氢侧的也不多,我记得今年年初在北京召开的新能源汽车百人会上,有位专家曾经提到以纯电动为首的新能源汽车跟我们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聊审这样一个阶段,马上就要成功,但是回过头看一下我们氢燃料电池汽车,我个人的判断还在长征阶段,所以说路途还非常艰辛,长征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氢燃料电池汽车从业人员我们要注意哪两点我个人总结下来:

  第一我们要始终保留革命的火焰要先活下去。

  另外一点我是想说在长征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的一个发展的路径。

  这个发展路径不单是今天我们讲的很多产品创新,还有一点的话是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最重要是组织能力的创新。

  以上是作为我们本次汇报的一个结语。

  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