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团:2017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0100 证券简称:TCL集团 公告编号:2017-07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 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股东: TCL集团在今年上半年业绩明显改善,同期营业收入增长7.93%,达到522 亿;净利润增长110.8%,达到16.6亿;归母净利润增长70.7%,达到10.3亿。 这是在过去三年,首次取得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显着增长。在外部竞争环境严峻, 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达至此经营业绩,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努力以及去年底启 动的企业变革,改善竞争力所取得初步的成果。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企业竞争力 提高,业绩改善的趋势,在2017年取得预期的业绩。 集团自201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以来,连续三年,销售收入规模徘徊, 毛利空间不断收窄,营业利润持续下降。我们意识到,这主要是企业竞争力相对 下降所致。从去年第四季度,我们启动了新一轮企业变革创新活动。重新审视我 们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效率、技术创新能力和转型战略的进展,以及组织业务 流程和企业文化及团队能力。提出“改变经营观念,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 式,清除发展障碍”的总体变革要求,以提升经营效益为目标,制定出变革方案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落实。 自2016年底开始,集团以“减员、降本、增效”为变革的切入点。报告期 内,集团本部减员30%,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4%;集团各产业整体裁员约一万 人,现有业务的固定费用同比下降3.87%;人均劳效同比提高23%。同时,集 团推动各产业切实降低生产成本,精简机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这 项改革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初见成效,报告期集团毛利额同比上升49.9%。集团将 持续推进减员、降本、增效的工作,以重建效率、速度、成本控制的优势,提高 经营效率和效益。 集团还将围绕以下几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变革。 调整业务架构,优化融资平台,降低资产负债率。 集团现有公司架构是集团整体在深圳 A股上市,有三家控股公司在香港以 红筹股方式上市(TCL多媒体电子,通力电子、华显光电);一家控股公司翰林 汇在国内新三板上市。在近年融资需求最大的是华星光电,其净资产占集团净资 产的比例很高,使得集团资产配置不均衡。根据现有中港两地监管规则,我们计 划将TCL集团作为华星的融资平台,将终端产品业务整合到香港上市公司平台。 按此规划,华星光电在6月完成对华显光电的收购,以强化武汉华星和华显 光电模组项目的链上下游协同整合;在7月31日,集团股东会已经通过集团发 行股份购买深圳华星光电股权至85.71%的方案,由于剩余股权分别由国家和广 东省产业基金实际以优先股方式持有,待重组获得证券监管部门批准后,集团将 实际100%持有深圳华星光电股权,形成更有效率和竞争力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集 团。集团也将继续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业务,销售和物流服务业务,产业金融和 创投业务,商用系统业务等轻资产的业务;依托A股平台融资发展。 同时,目前在国内的其他产业资产及业务将逐步分拆到香港上市公司,增加 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打造国际化的TCL品牌消费电子终端产业集团。借助 香港资本市场平台融资、重组和并购,支持企业持续发展,提升价值。 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导产业。 集团将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简化公司结构,聚焦主导产业。近三年来,公 司已剥离非核心业务子公司32家,其中22家企业由控股转为参股,回收资金 8.31亿元。计划在两年内,集团直接投资和管理的二级公司将从年初的50多家 减少到30家以内。 集团已成立产业园公司,将逐步接收各产业厂房、土地等不动产,并择机将 这些资产证券化。通过剥离产业的不动产,将能回收现金,减低负债;在不增加 资本和负债的条件下,加快业务的发展。集团通过不动产证券化,能更有效率运 作这些资产,增加收益,并降低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 集团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上述两项资产结构调整。更好体现企业市场价值。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驱动业务发展。 集团主要产业为:智能电视、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电和智能音箱等终端产 品;近年主要终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均价较低,影响效益。集团将集中资源, 重点提升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应用技术,并将技术能力更有效地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增加边际贡献。2016年集团共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753项,其中PCT专利1,449 项,为企业的创新业务发展,特别是海外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专利保障。 将推进技术研发体系的改革,在开发基础技术的同时,重点将新技术产品化,大 力发展创新和有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品,提高产品均价和边际贡献;将技术成果, 更多转化为产品经营效益。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我们已经持续投入巨大的资源,在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 及显示材料开发形成先发优势,华星光电连续三年保持全球行业的效率和效益领 先。在该领域2016年新申请的专利数量5,216件,达到国际领先企业的水平。 我们有信心,能够在下一代显示技术和材料产业领域和国际领先企业同步。 半导体显示产业是周期波动很大的产业,目前正处于行业的高周期,我们已 经为低周期到来做充分的准备,开发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正在建设G11大 屏幕产线和G6柔性AM-OLED产线,通过技术升级迭代,提高规模及效率,保 持竞争优势。 提升品牌力和国际化能力。 集团将通过提升产品力来提升品牌力,增加高端产品销量。智能电视产品在 今年取得明显进展,报告期内,彩电销量增长11.3%,销售收入增长25.4%。其 中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均价增加17.6%。X1和X2两个智能电视产品荣获2017年 德国iF产品设计奖。但在移动通讯终端和家电产品,品牌指数还较低,我们正 通过产品升级来提升品牌价值。 国际化业务是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集团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为44.8%, 报告期内,彩电海外业务同比大幅增长34.1%,其中在北美市场增长 215.9%。 空调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4.8%。但同期移动智能终端海外销售同比下降36.2%, 并产生较大亏损;对同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将重点改善移动智能终端国际 竞争力,并和其他智能终端产品产生更大协同效应。 大力发展智能及互联网服务业务。 将智能终端产品搭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智能+互联网、产品+ 服务的“双+”战略转型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今年互联网转型战略取得扎实的进 展。TCL 多媒体组建的以智能电视应用服务为主的雷鸟科技公司,得到腾讯的 投资,这是我们在家庭互联网转型战略的突破。报告期末,公司 TV+智能网络 电视平台的累计激活用户超过2,000万,活跃用户917万;通过雷鸟科技,我 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腾讯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在智能电视端的视频内容服务、产品创 新、会员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增加协同效应,创造更多收益。 豪客互联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到两年活跃用户已经达 到6,500万,并在继续稳定增长,开始贡献业务收入;其产品在多个重要市场用 户评分位列前5。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在智能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能力,稳步增加活 跃用户,增加服务业务收入;并以此增强智能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集团将努力提高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能力,洞察市场趋势,把握发展机遇, 适时开拓新的业务。加强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和流程,以适应 目前产业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我们有信心通过上述举措全力推进战略转型和变革,重构核心竞争优势,在 下半年保持规模和效益的持续增长,创造更大的股东价值。在此,我谨代表董事 会感谢全体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及业务合作伙伴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感谢管 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努力!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TCL集团 股票代码 000100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廖骞 王建勋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园高新南一路TCL大厦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园高新南一路TCL大厦 B座19楼 B座19楼 电话 0755-33311666 0755-33311668 电子信箱 ir@tcl.com ir@tcl.com 2、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 52,174,517,312.00 48,342,464,177.00 7.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1,033,844,701.00 605,705,752.00 70.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元) 619,216,177.00 88,573,260.00 599.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3,472,540,487.00 1,901,400,480.00 82.6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846 0.0496 70.5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0846 0.0496 70.5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47% 2.43% 2.04%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 减 总资产(元) 151,316,725,586.00 147,136,785,349.00 2.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23,664,807,043.00 22,764,892,022.00 3.95%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 481,723股股东总数(如有) 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 数量 惠州市投资控 国有法人 质押 股有限公司 7.19% 878,419,747 47,846,889 230,000,000 李东生 境内自然人 5.23% 638,273,688 478,705,266质押 600,379,900 广东省广新控 国有法人 5.01% 611,690,581 股集团有限公 司 北京紫光通信 科技集团有限 国有法人 3.97% 484,468,900 478,468,900 公司 新疆东兴华瑞 股权投资合伙 境内非国有法 452,660,287质押 企业(有限合人 3.71% 452,660,287 452,660,287 伙) 新疆九天联成 股权投资合伙 境内非国有法 408,899,521质押 企业(有限合人 3.35% 408,899,521 408,899,521 伙) 国开创新资本 投资有限责任 国有法人 3.13% 382,775,119 382,775,119 公司 上银基金-浦 发银行-上银 境内非国有法 基金财富10号人 3.13% 382,775,119 382,775,119 资产管理计划 中国证券金融 境内非国有法 股份有限公司人 2.67% 326,100,699 中央汇金资产 管理有限责任 国有法人 1.69% 206,456,500 公司 国开创新、国开装备的控股股东均为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国开精诚为国开金融有限责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任公司的子公司管理的投资公司,国开创新、国开装备、国开精诚为一致行动人。报告 的说明 期内,李东生先生、新疆九天联成、新疆东兴华瑞签署一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详 情请见公告《关于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暨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无 明(如有)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实际控制人。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公司债券情况 (1)公司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 债券简称 债券代码 到期日 债券余额(万元) 利率 TCL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2016 年面向合格投 年03月16日 资者公开发行 16TCL01 112352 2019 250,000 3.08% 公司债券(第一 期)(品种一) TCL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2016 年面向合格投 年03月16日 资者公开发行 16TCL02 112353 2021 150,000 3.56% 公司债券(第一 期)(品种二) TCL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2016 年面向合格投 年07月07日 资者公开发行 16TCL03 112409 2021 200,000 3.50% 公司债券(第二 期) TCL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2017 年面向合格投 年04月19日 资者公开发行 17TCL01 112518 2022 100,000 4.80% 公司债券(第一 期) (2)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末增减 资产负债率 67.13% 68.91% -1.78% 项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 6.84 4.11 66.42%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一、概述 报告期内,TCL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7.93%;其中销售收 入513亿元,同比增长9.41%;取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59.2亿元, 同比上升72.4%;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10.8%;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599.1%。 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一)液晶面板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华星光电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二)公司品牌提升与渠道重振战略有效执行, 多媒体业务同比改善较大,空调业务快速增长;(三)公司减员、降本、增效工 作取得成效,现有业务固定费用额同比下降3.87%,人均劳效同比提高23%。(四) 金融与投资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收益。 报告期内,TCL集团基于既有的智能终端优势,通过投资与战略合作的方式 强化在半导体显示及芯片设计等核心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围绕家庭场景、移动 场景和商用场景打造面向用户的应用及服务平台;通过“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 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推进“双+”转型战略落地,提升TCL集团的工业能力、技 术能力、品牌及全球化能力和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 在外部竞争环境严峻,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集团达成此经营业绩,得益 于全体员工的努力;以及去年底启动的企业变革,改善竞争力所取得初步的成果。 自2016年底开始,集团以“减员、降本、增效”为变革的切入点。报告期内,集团 本部减员30%,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4%;集团各产业整体减员约一万人,而同期 营业收入增长7.93%,人均劳效同比提高23%。同时,集团推动各产业切实降低 生产成本,精简机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这项改革在今年上半年已 经初见成效,对集团业绩同比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集团将持续推进减员、降本、 增效的工作,以重建效率、速度、成本控制的优势,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 集团还将围绕以下几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变革。 调整业务架构,优化融资平台。 集团现有公司架构是集团整体在深圳A股上市,有三家控股公司(TCL多媒 体电子,通力电子、华显光电)在香港以红筹股方式上市,及一家控股公司翰林 汇在国内新三板上市。在近年融资需求最大的是华星光电,其净资产占集团净资 产的比例很高,使得集团资产配置不均衡。受制于国内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限制, 将华星在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计划受阻。根据现有中港两地监管规则,我们计划 将TCL集团作为华星的融资平台,将终端产品业务逐步整合到香港上市公司平台。 按此规划,华星光电在6月已经完成对华显光电的收购,以强化武汉华星小 尺寸显示屏和华显光电显示模组项目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整合;在7月31日,集 团股东会已经通过集团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华星光电股权至85.71%的方案,由于 剩余股权分别由国家和广东省产业基金实际以优先股方式持有,本次重组获得证 券监管部门批准后,集团将实际100%持有深圳华星光电股权,形成更有效率和 竞争力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集团。集团也将继续全部或大比例持有互联网应用和服 务业务,销售和物流服务业务,产业金融和创投业务,商用系统业务等轻资产的 业务;依托A股平台融资发展。 同时,目前在国内的其他产业资产及业务将逐步分拆到香港上市公司,增加 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打造国际化的TCL品牌消费电子终端产业集团,并借助 香港资本市场平台融资、重组和并购,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企业价值。 我们相信这样的资本结构调整,能更客观清晰的体现集团及主要产业的市场价值。 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导产业。 集团将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简化公司结构,聚焦主导产业。近三年来,公 司已剥离非核心业务子公司32家,22家企业由控股转为参股,回收资金8.31亿 元;通过加速重组提升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计划在两年内,集团直接投资和管 理的二级公司将从年初的50多家减少到30家以内。各产业也将减少子公司和业 务单位的数量,集中资源在核心业务,提高经营效率。 集团将成立产业园公司,降低各产业集团的负债率,增加流动性。产业园公 司将逐步接收各产业厂房、土地等不动产,并择机将这些资产证券化。剥离不动 产,将帮助产业回收现金,减低负债,在不增加资本和负债的条件下,加快各项 业务的发展。集团通过不动产证券化,能更有效率运作这些资产,增加收益,并 提高不动产价值;同时,降低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 集团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上述资产结构调整。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驱动业务发展。 近年,集团主要终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均价较低,明显影响效益。集团 主要产业为:智能电视、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电和智能音箱等终端产品;以及 半导体显示产业。集团将集中资源,重点提升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应用技术,新型 半导体显示技术能力;并将技术能力更有效地转化为产品竞争力。2016年集团 共申请发明专利4,753项,其中专利合作协定(PCT)1,449项,为企业的业务发 展,特别是海外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专利保障。集团将推进技术研发体 系的改革,提高技术投入的回报率。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研发投入23.5亿元;在 开发基础技术的同时,重点将新技术产品化,大力发展创新和有竞争力的智能终 端产品,提高产品均价和边际贡献;将技术成果更多转化为产品经营效益。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集团工研院和华星光电已经持续投入巨大的资源,在新 型半导体显示技术,新型显示材料开发方面形成先发优势;在该领域2016年新 申请的专利数量5,216件,达到国际领先企业的水平。华星光电在技术、工艺及 经营效率的领先,使华星光电连续三年保持全球行业的效率和效益领先。半导体 显示产业是周期波动很大的产业,我们正在建设G11大屏幕产线和柔性 AM-OLED产线,开发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技术升级迭代,规模及效率 的提升,保持竞争优势。 提升品牌力和国际化能力。 集团将通过提升产品力来提升品牌力,增加高端产品销量。智能电视产品在 今年取得明显进展,报告期内,彩电销量增长11.3%,TCL多媒体销售收入增长 25.4%。其中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均价增加17.6%,X1和X2两个智能电视产品荣 获2017年德国iF产品设计奖。但在移动通讯终端和家电产品,品牌指数还很低, 我们正在努力改善这种局面。 国际化业务是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集团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4.8%, 报告期内,彩电海外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4.1%,其中在北美市场增长215.9%。 空调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4.8%。但同期移动智能终端海外销量同比下降36.2%, 并产生较大亏损,对同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将重点改善移动智能终端国际 竞争力,并和其他智能终端产品产生更大协同效应。 大力发展智能及互联网服务业务。 将智能终端产品搭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智能+互联网、产品+ 服务的“双+”战略转型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今年互联网转型战略取得扎实的进展。 近期,TCL多媒体组建的以智能电视应用服务为主的雷鸟科技公司,得到腾讯的 投资,这是我们在家庭互联网转型战略取得的突破。报告期末,公司TV+智能网 络电视平台的累计激活用户超过2,000万,活跃用户917.0万;通过雷鸟科技,我 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腾讯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在智能电视端的视频内容服务、产品创 新、会员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增加协同效应,创造更多收益。 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进展良好。豪客互联自去年组建以来,在海外公开市场 推出的清理和安全类应用产品用户数增长迅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移动互联网 应用平台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1.46亿,月活跃用户数为6,518万,同比增长454%, 并开始贡献业务收入;其产品在多个重要市场用户评分位列前5。我们将进一步 加强在智能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能力,稳步增加活跃用户,增加服务业务收入;并 以此增强智能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将努力提高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能力,洞察市场趋势,把握发展机遇。 并将加强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和流程,以适应目前产业和市场 竞争的要求。我们有信心通过上述举措全力推进战略转型和变革,继续保持企业 核心竞争力提高、业绩持续改善的趋势,在2017年取得预期的业绩。 二、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以下11(7+3+1)个业务板块。公司正通 过产业重组、非核心资产剥离或出售等方式持续优化产业架构,聚焦主导产业。 1、产品业务(7 个板块):半导体显示业务(包括华星光电和华显光电 (0334.HK))、 TCL 多媒体电子(1070.HK)、TCL 通讯科技、家电集团、 通力电子(1249.HK)以及商用系统业务群和部品及材料业务群; 2、服务业务(3 个板块):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事业本部、销售及物流服务 业务群(含翰林汇(835281))、以及TCL 金融; 3、创投及投资业务群。 (一)产品业务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1.1 华星光电 华星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液晶面板行业景气度较高,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49.2%,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54.8亿元,同比增长 149.7%。 华星光电t1和t2工厂主要生产电视用面板。报告期内,t1和t2工厂继续保持 了满产满销,产能稼动率和产品综合良率保持了较高水平,累计投入玻璃基板 162.8万片,同比增长31.2%。电视面板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其中55寸产品 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32寸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华星光电t3工厂主要生产高端智能手机及移动PC用面板,目前已对外部客 户小规模供货,并持续开发新客户。全面屏产品的生产研发正在进行,预计第四 季度可实现量产。 报告期内,公司t6项目(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建设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可于2019年二季度投产。t4项目(第6代 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也已于6月份在武汉开工建设,预计在2020年投产。 公司OLED研发试验线已经建设完成,技术开发和人才储备工作稳步推进。 2. 华显光电 华显光电(0334.HK)主要从事中小尺寸TFT-LCD/OLED显示模组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由于产品结构改善带动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提升,华显光 电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3.29%,净利润6,717万元,同比增长15.8 倍,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 华显光电与武汉华星共同投资的武汉华显光电于年初正式成立,主要生产低 温多晶硅(LTPS)LCD模组,将在2017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年产能约为5,000 万片。为推动华星光电和华显光电产业链一体化整合,公司实施了内部重组,华 星光电于今年二季度完成了对华显光电53.83%股份的收购,成为华显光电的控 股股东。此次重组将促进双方在生产制造、供应链、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 的深度协同,有利于双方合力拓展高端客户及开拓海外市场。 2 品牌终端产品业务 2.1TCL多媒体电子 TCL多媒体电子主要从事LCD电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并为其用户提供家庭 互联网增值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LCD电视(包括商用显示器)980.5万台,同比增长11.3%, 其中智能网络电视销量615.8万台,同比增长36.7%。受中国区市场需求下滑影 响,TCL多媒体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9.7%;受益于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 TCL多媒体在北美市场的品牌销量实现强劲增长,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34.1%。 由于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给TCL多媒体带来了较大的成 本压力。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量子点、曲面、4K及大屏等高端产 品销售占比,TCL多媒体电子的毛利率同比仅下降2.0%。通过精简组织、优化 流程等措施,费用率同比降低2.1%。TCL多媒体电子整体业绩同比改善。 报告期内,TCL多媒体电子实现销售收入150.2亿元(170.2亿港元),同比 增长25.4%;实现经营利润1.75亿元(1.98亿港元),同比增长4.75%;实现息 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2.75亿元(3.12亿港元),同比增长9.59%。 2.2TCL通讯科技 TCL通讯科技主要以三大品牌Alcatel、TCL及BlackBerry于全球从事设计、 生产及销售多款通讯设备及其他产品组合。 报告期内,TCL通讯实现通讯设备及其它产品销量合计2,116.9万台,同比 下降36.2%;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同比下降26.1%;受海外手机市场低迷态 势延续、及内部组织及业务重组的阶段性影响,亏损8.52亿元。 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TCL通讯通过推进多品牌策略, 不断丰富产品线,于第二季度在海外市场陆续推出BlackBerryKEYone和Alcatel A5LED等新品手机,以及二合一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同时加大了移动互联 网应用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产品体验和竞争力。并在继续巩固运营商渠道优势的 同时,积极拓展公开市场渠道。 2017年下半年,TCL通讯科技新品上市有望带动销量的回升。通过调整业 务战略,并继续优化组织架构、提效降本,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有信心在下半年 实现通讯业务业绩的逐步改善。 2.3 家电集团 家电集团主要从事空调、冰箱、洗衣机、健康电器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 和销售。 报告期内,家电集团加大产品技术开发投入,积极布局和发展智能家居业务, 公司产品力持续改善,实现空调产品销量560.6万台,同比增长33.7%,变频空 调、风冷冰箱、免污洗衣机等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家电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36.3%,实现息税折 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1.17亿元。 3 通力电子 通力电子为全球消费电子一线品牌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及销售优质音视频产 品和无线智能互联产品的服务。 报告期内,通力电子大力发展音频产品及智能产品业务,无线音箱、声霸及 头戴式耳机等产品增长迅速,由于在智能语音音响布局的先发优势,通力电子与 多家国际互联网知名企业在智能语音音响及配套产品合作取得良好进展。受益于 期内新客户产品陆续交付和新业务拓展顺利,通力电子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同比增长22.3%。 4 商用系统业务群 商用系统业务群主要进行B2B领域的业务,包括商用显示、科天智慧云、军 工电子、医疗电子、照明和华瑞光电等企业。 4.1 商用显示业务 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智慧酒店显示、智慧安防显 示和智能警用装备三大核心业务。报告期内,TCL商用信息继续提升系统集成能 力,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2 云服务及相关终端方案业务 公司与思科合资成立的科天智慧云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和行业用户提供基于 云端、支持多种终端接入的多场景视频通讯和协同会议系统,包括网络会议、在 线培训、网络直播和远程支持业务。报告期内,科天云WebEx业务订单数量快 速增长,在网络会议市场的占有率攀升。 除上述业务外,报告期内,公司持股的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进 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反馈阶段;TCL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普放产 品、超声和核磁产品研发进展顺利;惠州TCL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受益于海外订单 大幅增加,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继续深化与TCL多媒 体的电视背光灯条业务合作。 5 部品及材料业务群 部品及材料业务群主要为终端产品提供材料、部品和附件产品,包括金能电 池和环保业务。 TCL金能电池聚焦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报告期内,金 能电池产品技术能力快速提升,快充技术取得突破并开始量产。 惠州TCL环保资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家电拆 解及深加工回收利用等业务。报告期内,通过优化拆解构成和成本控制,家电拆 解业务盈利快速提升。 (二)服务业务 1 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事业本部 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业务涵盖公司面向用户提供家庭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各 项应用及服务及其支撑平台。公司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基于各类 智能终端及垂直应用的海量互联网用户资产管理平台。 1. 家庭互联网应用平台及垂直应用 公司通过雷鸟科技运营公司的TV+智能电视平台,与豪客数娱、欢网、全球 播业务协同发展,形成覆盖自有智能电视终端和第三方客厅智能终端的业务矩阵。 雷鸟科技主要负责公司智能电视平台运营以及雷鸟品牌电视业务。报告期内, 雷鸟科技获得腾讯4.5亿元战略投资,并将与腾讯在内容共享、产品创新、市场 推广、会员运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提升家庭 互联网业务收入。报告期末,公司智能网络电视终端运营的累计激活用户已达 2,030万,6月日均活跃用户数为917万。 豪客数娱主要经营电商、游戏、教育、健康、音乐等电视端垂直内容,报告 期内重点进行内容平台搭建及优势内容引进工作。 欢网科技与广电、电信及智能终端厂商开展全面合作,报告期末已覆盖15 省广电运营商和17省电信运营商,连接智能电视/OTT盒子等智能终端超过4,900 万台。智能导视的弹窗点击率平均达到3%,行业排名第一;欢网科技与央视- 索福瑞合作推出的实时收视数据平台稳定运行。报告期内,欢网开发了多家国际 知名品牌广告主客户,广告收入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全球播上映同步影片28部,版权影片361部。报告期末,全球播 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2,231万。海外直播平台在线频道数223路,成功进入三星、 Roku、Googleplay、NetRange、Opera等海外主流品牌智能电视平台和应用商 店。 1.2移动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业务 TCL通讯科技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心为公司自有品牌智能手机提供系统开发、 应用开发及各项运营支持;豪客互联整合自有及第三方的服务与内容,面向海外 公开市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各项应用产品及服务,共同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报告期内,豪客互联在公开市场推出的清理和安全类应用产品用户数增长迅 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1.46亿,月活 跃用户数为6,518万,同比增长454%。 1.3 云服务平台 TCL云平台以内部云服务为基础业务,结合TCL生态链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 (Iaas)和通用的平台服务(Paas),并通过大数据平台为各产业用户提供统 一的用户画像,提升面向全网用户的精准营销效果及产品变现能力。报告期内, TCL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鹰眼”正式上线,Paas层统一账号系统应用范围进一 步扩展。 1.4 教育网业务 TCL教育网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学历教育服务运营机构,在网络学历教育服务、 汉语水平考试(网考)服务方面居领先地位,并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和职业教育。 报告期内,教育网学历教育春季招生工作顺利完成;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学 习人数稳步提升;互联网IT职业教育平台用户数已达971万,商业模式初步建立。 除上述业务外, TCL文化传媒在影视和新媒体领域的投资工作已经展开。 报告期内,TCL文化传媒参投了《失忆之城》、《爱国者》、《那一口青春》等 电视剧。TCL-IMAX私人家庭影院系统逐步在国内外市场完成交付。 2 销售及物流服务业务群 销售及物流服务业务群包括翰林汇和酷友科技(O2O平台)。 2.1 翰林汇 翰林汇(835281)是专业从事IT产品销售与服务的业务平台,覆盖国内外 一线品牌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数码产品和相关配件。 报告期内,翰林汇以“销售+服务”战略为牵引,巩固在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 额,积极拓展企业级IT产品和电商服务,实现销售收入70.1亿元。 2.2 酷友科技(O2O平台) 酷友科技包括十分到家(服务网)、速必达(物流网)、电商(虚拟网)、 体验店(实体网)四大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酷友科技电商的线上销售和用户运营能力持续加强,电商销售收 入同比增长35%,物流配送时效大幅提升,配送覆盖范围扩大至26个省,累计 用户数已达4,835万。线下服务应用平台“十分到家”在家电上门清洗行业的市场 占有率和口碑保持领先。 3TCL金融业务 TCL金融控股集团专注发展产业金融,致力于为TCL集团和成员企业、产 业链合作伙伴、业内企业级客户、消费者与其他个人用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报告期内,TCL金控继续强化对集团产业发展的金融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 对产业生态圈客户的金融服务能力,供应商金融服务平台“简单汇”不断优化产品, 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实现对外部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 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小贷公司业务稳健,新产品陆续上线,市场反应良 好;个人贷款和消费金融业务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公司战略投资的上海银行、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惠州农商行等业务发展良好; 参与发起设立的上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粤财信用保证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 稳步推进。 (三)创投与投资业务 公司的创投业务以TCL创投为载体,借助公司在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垂直整 合的产业背景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聚焦前瞻性及技术创新性产业布局的创业投资 业务。 报告期末,TCL创投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84个, 重点投资于新材料、新能源、消费及高端制造行业,目前持有百勤油服、SkySolar、 生物股份、创意信息、茂业通信、海立美达、万华化学、常熟汽饰等上市公司股 票。 公司直接投资的外部项目公司,以财务投资模式运营,一般以参股方式持有, 不介入经营管理。 2、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本公司对2017 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2017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新增的政府补 助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本年新增合并子公司22家,减少合并公司8家。 与上年相比本年(期)新增合并单位22家,原因为新投资成立19家,股权收购0家,获得控制权2家。 与上年相比本年(期)减少合并单位8家,原因为股权转让6家,注销2家,因其他股东增资导致丧失控股权0 家。
相关阅读:

验证码: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