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布局锂盐产能
受益于下游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上游锂产品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各路资本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多家上市公司经过近两年的布局,陆续建立锂盐生产线,产能得到扩充。
最新年报显示,天齐锂业目前拥有锂盐产能3.4万吨/年,包括0.5万吨氢氧化锂和2.9万吨碳酸锂。此外,公司在澳洲建设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2.4万吨预计2018年底竣工,二期有望2019年底竣工。同时,遂宁2万吨碳酸锂项目即将启动,预计到2020年公司锂盐产能将超过10万吨。
赣锋锂业方面,据了解,截至2017年末,公司锂盐加工产能已经接近4万吨/年。赣锋锂业2月25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新建2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正在试车阶段。目前仍然在建的1.7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计划于2018年4季度投产,预计公司锂盐加工产能有望在2018年底达到7.7万吨左右。
江特电机日前公告称,公司子公司银锂公司年产5000吨碳酸锂生产线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成功达产。同时,公司近日表示,新的生产线已于2017年8月开工,分别为应用锂云母生产1万吨碳酸锂和应用锂精矿生产1.5万吨碳酸锂,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建成达产后公司碳酸锂产能将达到3万吨。
雅化集团公告显示,按照建设规划,公司将分两期扩产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目前,公司拥有兴晟锂业(全资)6000吨氢氧化锂产能,国理锂盐(持股56.26%)5000吨氢氧化锂和7000吨碳酸锂产能,合计产能1.8万吨。一期扩产完成后公司将拥有锂盐产能3.8万吨。
贤丰控股3月15日表示,根据项目建设规划,争取2019年下半年建成一万吨产能的碳酸锂生产线。
盐湖提锂方面,2017年9月,藏格控股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进行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的建设,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而藏格锂业今年1月称将力争于2018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2017年12月27日,科达洁能与盐湖股份同时公布了产能扩产计划。蓝科锂业(科达洁能参股公司)拟在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扩产后生产规模将达到3万吨/年碳酸锂。盐湖股份拟筹划启动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除了与蓝科锂业扩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外,还包括和盐湖比亚迪新建年产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2018年锂盐供给仍然偏紧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碳酸锂供给28.79万吨,需求25.29万吨,过剩3.5万吨;国内碳酸锂供给14.13万吨,需求14.59万吨,供给缺口0.45万吨,2019年供给19.36万吨,需求17.36万吨,过剩2万吨。2018年碳酸锂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统计,2018年全国锂盐规划总量达25.05万吨,其中碳酸锂增量17.25万吨,氢氧化锂增量7.8万吨。
相关公司对碳酸锂未来的价格走势也持乐观态度。天齐锂业此前表示,预计碳酸锂价格2020年前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是真实增长的,新进入者成本高,短期内形成价格支撑;2021至2023年大部分产能释放后,市场供求达到平衡,价格可能出现调整,但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较低。
但也有机构对新项目的投产放量进度持谨慎怀疑态度。上海有色金属网认为,除产能投产进度值得商榷外,原料方面,目前过剩的原料主要为锂原矿,而由原矿制成的碳酸锂能否大规模应用在动力正极材料领域,仍值得追踪。其预测2018年新增碳酸锂供应不超过6万吨,氢氧化锂供应增量不超过5万吨。
广发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巨国贤对记者表示,锂价持续上涨,企业纷纷布局锂矿资源及锂盐加工,表内规划产能富足;但新建产能(尤其是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真正释放的时间、产量、产品质量及持续稳定性等存在不确定性。考虑环保标准、建设周期和客户认证等关键因素,结合同业历史产能释放进度,预计全球锂矿资源及锂盐加工产能集中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放量,今年整体供给增量有限。
此外,巨国贤指出,由于持续稳定、优质可靠的高端电池级锂盐产品供应变动敏感度很高,因此盐湖锂高杂质、锂辉石低品位、锂矿产能错配等因素均会导致其供给紧缺。
国内盐湖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受天气、能源、交通等因素影响,盐湖实际产量不确定性高,同时新增产能释放也受到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中国约占全球盐湖提锂产量的10%,预计该占比将长期维持低位。
记者获悉,近期多家公司陆续公告已在盐湖中成功提取碳酸锂,但多为试验性项目,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