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从来不缺新闻,而且,一般都是负面新闻或八卦新闻,但跟某首富之子越八卦越快乐不同的是,对于时不时地无辜躺枪,李河君显得既无奈又无辜。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发布公告称,李河君辞任汉能薄膜发电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由汉能控股副总裁袁亚彬接任。没想到这则深夜发布的新闻,再次引来满城风雨。有人说,李河君终于向港交所服软了;有人说,李河君引咎辞职,下野了;有人说,李河君撑不住了,要变卖资产了;更有人说,李河君要跑路了。种种传言危言耸听。
毋庸讳言,舆论之所以高度关注、过度消费汉能和李河君,乃至把正面新闻解读成负面新闻,并非李河君不会应对媒体,而是李河君曾经的首富身份和汉能如今的命运,以及做空汉能的神秘力量。当然也与两个关键的问题有关:一是汉能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遭遇过山车行情之后被香港证监会强制停牌,其未来何去何从?二是薄膜发电到底有没有市场前景,或者说即使有市场前景,汉能能否最终吃到桃子?
让上市公司“断奶”
一年前的5月20日,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突现断崖式下跌,短短半小时内,跳水近47%,李河君身家瞬间缩水至1319.34亿港元,蒸发了1167亿港元,折合约人民币935.5亿元。当天10时40分,汉能紧急停牌,股价停留在3.91港元。7月15日,香港证监会将汉能薄膜发电强制停牌,并对其进行调查。
谁在做空汉能薄膜发电?这个问题至今像风像雨又像雾。福布斯的报道,曾经怀疑是几个国际对冲基金所为,也有人猜测是竞争对手所为,但都没有真凭实据。更有媒体报道称,是李河君导演了苦肉计,自己做空自己。李河君怒斥:说这话的人脑子有病,让你自己损失1000亿试试?的确这是用脚想出来的答案。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上市公司的小船翻了,汉能母公司这艘大船也就说翻就翻了,这不等于跳河自杀!
事实上,没有哪家公司像汉能薄膜发电跟母公司这样有着不分彼此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层亲密关系,关联交易成了一个敏感问题。在遭遇强制停牌时,香港证监会曾表示,对于汉能和母公司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表示关注。汉能方面则澄清,控股集团与汉能薄膜发电之间的关联交易都是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这几年的所有关联交易,上市公司都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则,根据香港上市公司条例要求进行公告,并根据关联交易的规定,在法规要求的情况下,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批,及举行股东大会取得股东投票批准。”对于此项颇为人诟病的关联交易,尽管香港证监会并未提出明确要求,但汉能还是主动进行了调整,开始逐步切断关联交易,去年此项关联交易已同比减少96%,该笔收入已下跌至低于2亿港元。
离复牌渐行渐近
作为上市公司最大的关联交易方,母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董事长李河君的个人财务状况,都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因此,香港证监会要求汉能提供汉能控股2011年至2014年各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以及李河君本人重大未偿还贷款的详细情况。对此,汉能有不同意见,一直没有提交。
经过一年的辗转腾挪,汉能离复牌已经渐行渐近。自接受香港证监会调查以来,媒体已经多次报道称调查的方向涉及“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等,但事实上,迄今为止所有的媒体报道都不准确,属于猜测性报道,因为按照香港证监会的规则,除了调查方和当事方,其他人根本无从知晓调查的具体情况,也不会让他人知道。李河君曾说,汉能也曾提交过重组报告,但未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调查没有时间限制,因此也不知道何时结束,但李河君说,他对复牌“有信心”。
完善市场机制
股票虽停牌,但汉能对于上市公司的整改其实一直在进行,减少关联交易是一个方面,调整技术方向也是一个方面。目前,柔性铜铟镓硒(CIGS)及砷化镓(GaAs)技术研发及市场化应用成为汉能发展的重点。同时,人员及组织结构也在调整。去年,汉能裁掉了不少人,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汉能不行了。但裁了一些人,也进了一些人,其中包括不少高管,此次的人事变动,也是整个市场化导向调整的重要一环。调整后的董事会七位执行董事,其中四位为四条技术路线的负责人,一人为市场销售负责人,一人为财务、内控负责人,一人为法务、合规审核负责人。上市公司高层治理结构籍此更加优化,有利于其迅速形成独立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过去李河君一直对母子公司拥有高度控制权,关系暧昧不清,此次人事变动,实现了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在人事关系上的分离。相信香港证监会也会乐观其成。
为了让组织架构更加专注、高效,汉能建立健全了以技术路线划分、以市场为导向的立体式组织架构,打破了原有由上、中、下游划分的组织模式。在市场方面,汉能创新了户用经销商发展模式,2015年年内共签约超过1300个经销商,截至2015年年报发布日,国内户用系统已下订单超过7100套;农业光伏签约金额超过10亿元;在海外,汉能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完成部分战略大客户订单,交付全球知名企业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砷化镓电池产品。一个月前,李河君在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称:“感谢做空者,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经历了历练,更加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薄膜发电曙光在前
偏执是很多人对李河君的印象,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2009年,李河君开始做太阳能的时候,业界对此并不看好,当时光伏产业的主流是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只占不到5%。自那以后,他投入了几百亿资金建立他的薄膜发电帝国。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公司都被其收入囊中。去年,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汉能的研发投入超过8.25亿港元。目前,汉能所掌握的高端薄膜发电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其美国的竞争对手First Solar(第一太阳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Solar Frontier,并在多个领域获得了世界冠军的荣誉。经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测量和认证,汉能海外子公司美国阿尔塔的砷化镓双结电池转化率已达到31.6%,再创新的世界纪录。汉能由此成为砷化镓双结电池(31.6%)和单结电池(28.8%)的双料世界冠军,加上之前铜铟镓硒组件所保持的两项全球第一的技术,目前汉能已拥有4项柔性薄膜电池的世界纪录。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庄大明预言,以铜铟镓硒等为代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原因在于,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电池,其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在15%-18%之间,原材料高纯硅生产属于高耗能高污染。
李河君不会“割命”
对于李河君来说,他的薄膜发电离梦想成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关键的产业化,但这一步代价不菲。据估算,李河君至少还要投入数百亿元。
在停牌的日子里,李河君和汉能经历了很多釜底抽薪的苦难,经过重新选择技术路线,收缩战场,调整人员及组织结构,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转变营销模式,加大销售力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利用“金屋顶项目”和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等多种方式自救,汉能终于挺住了。在光伏领域,有一条摩尔定律,就是效率转换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成本可下降8%左右。通过加快国产化,提升转化率,汉能有望在成本上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多个方向形成合力,将驱动汉能继续稳步前行。
此前也有消息称,汉能正在兜售旗下最赚钱的水电资产以补充现金流;另外,旗下价值500亿元的金安桥水电站股权及收益权也已被质押。对此,汉能内部人士称,这是李河君的命根子,李河君不可能“割命”。李河君的确质押了金安桥水电站的股权,但这真是李河君风格:他宁愿质押股权,也不出卖股权!去年底李河君减持了汉能薄膜发电25亿股“好仓”,据悉这也是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过程中的债务融资安排,并非股票抛售行为。
在李河君看来,汉能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曙光在前。对于这样一个舍得巨大投入、只为了能在太阳能领域掌握最高端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希望它的未来正如李河君所言,“会一天比一天好”。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