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回首这一年,锂电行业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2016年一开始,一波原材料价格猛涨,让锂电池企业直呼受不了;年中的电池目录与补贴挂钩风波,让未入目录的电池企业人心惶惶;临近年末,新版行业规范提的产能要求,让大部分电池企业提心吊胆。尽管2016年锂电行业坎坷颇多,但是整体上来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带动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涌入,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接下来随编辑一起来看看,锂电行业的几个大事件吧!
事件一: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 碳酸锂价格疯涨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爆发,达到了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性增长推动了锂资源价格的飙升。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酸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涨价,其中碳酸锂涨价的幅度最疯狂。
数据显示,碳酸锂在2015年10月价格不足5万元/吨,年底报价已经涨到了12万元/吨。2016年电池级碳酸锂延续2015年底的疯狂,第一周就有企业喊出15万元/吨的高价,短短三个月,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300%。此后,2、3、4月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维持在超过16万元/吨的高位。5、6月份碳酸锂价格,小幅回落,价格仍处于高位。7月份之后,碳酸锂价格全面回落,目前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处于稳定期,交易价格价格在 12-13万元/吨。
导致2016年初出现锂电原材料荒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锂电原材料需求“超预期”,打破市场供需平衡。当然也有人质疑,碳酸锂疯涨背后除了产能缩紧、需求扩张的原因外,“不排除人为的借机哄抬物价、炒作股价的可能”。但这终究只是质疑,并没有实质的证据,随着碳酸锂价格趋于稳定,这些流言也就消散在风中!
锂电铜箔占电池成本5%,作为负极材料的载体,对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影响重大相较于上游原材料,锂电铜箔供求被长期忽视。下半年,锂电铜箔需求集中爆发,而由于铜箔保质期仅3个月,行业无库存,使得铜箔的供需矛盾被激发出来。由于铜箔的扩产周期需要2年,用PCB的铜箔切换动力类铜箔需要1年以上时间,而消费类切换动力类时间稍短,但是也无过多产能可供转化。所以在未来的1年多时间,铜箔的供应将保持供不应求的状况。
对于锂电原材料价格疯涨,编辑想说的是,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在45~50万辆之间,而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是预料得见的,企业可以提前布局锂电池原材料,保障市场原材料供给,避免出现年初的这样材料价格疯涨,导致后端一些企业停工停产,从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广进程。
事件二:新能源车企骗补遭严惩 吉姆西被取消生产整车资质
关于新能源车企骗补事件,我们先来梳理下事件的始末:
1月16日,国内媒体发了调查报道,首次梳理了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大致手段以及触目惊心的现状。
1月21日,工信部网站、官微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此次的核查对象包括获得2013、2014年度和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有关情况;核查范围覆盖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
5月28日,财政部发布声明,“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
9月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公开曝光了五个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骗补或谋补典型案例。五家公司分别是,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2月20日,工信部公示了行政处罚决定。其中,“骗补”情节最严重的是吉姆西公司,其因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工信部给予“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的处罚。此外,工信部对涉及“有牌无车”的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与此同时,相关企业所在地方政府根据核查结果启动了法律程序。
吉姆西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约2.6亿元。对其处理结果是:2015年生产的全部车辆中央财政不予补助、追回2015年度预拨全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金龙汽车的控股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015年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亿元,财政部将追回其2015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5.19亿元,并拟对其做出按违规问题金额的50%处以2.60亿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从2016年起取消苏州金龙中央财政补助资格,何时恢复将视其整改情况并按程序重新予以审批。
“骗补案”可以说是2016年锂电行业最大的丑闻。这些车企在重金面前,没有抵制住诱惑,丧失了道德底线,骗取国家的财产,受到严重的惩罚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但是,在车企“咎由自取”背后有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为何在重重的监管之下,车企还能骗取如此巨额的国家补贴?纵然有制度上的漏洞,但是还是掩盖不了,制度内部人心的腐败。编辑认为,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让新能源汽车早日走上市场化之路,才是杜绝骗补的根本之途。
事件三:三元材料不安全被禁 引发行业热议
1月23-24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的风险评估,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三元禁令一出,在锂电行业引起一番争议。
根据相关部门向工业与信息化部递交的“关于暂缓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议的函”,国家禁三元电池在客车上应用是考虑到: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与磷 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相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而商用车(尤其是商用客车)乘员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建议工信部暂缓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
然而,国内多家车企也都相继投奔三元锂电池阵营,包括北汽、江淮、吉利、长安、力帆、南京金龙、九龙等大部分国内主流车企都纷纷推出采用三元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型。部分电池安全性不能简单靠限制材料类型来解决,需从改进关键材料安全性能,提升生产质量保障能力,完善电池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国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暂缓在商用车上使用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冲击。
好消息是,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宣贯会,2017年1月1日起,新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使用三元电池的客车,需补交第三方检测报告。这意味着1月份对三元电池在客车上禁用的禁令即将解除。
关于三元电池,业界现在大多数人都看好是未来的主流。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是现在几种常见的动力电池中最大的,这是它最显著的优势。而随着电池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的进步,三元电池安全性能也会得到一定的保障。现在即便解除三元电池在客车上应用的禁令,但是编辑相信,搭载三元电池的客车在申请推荐车型时,在安全性能方面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无论如何,三元解禁对在三元电池有优势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事件四:电池目录与补贴挂钩 日韩电池企业无一入围
2015年3月24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对符合规范条件的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从当年5月1日开始实施。
2016年4月29日,工信部又发布了《规范条件》企业申报补充通知。要求已列入公告的25家单体企业,按照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和GB/T 31486-2015三项标准要求进行重新检测,未进入公告的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条件》进行申请。
4月下旬,媒体从中机中心获悉将把2016年发布的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全部重审,第4批的车型也退回重审。电池厂家没有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都不予以通过,并得到多家企业证实。此时,已公布了3批名单,共1022款新能源车型入选。在电池规范方面,工信部已公示三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共25家企业入选。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搭载未进入电池目录企业的电池,将无法获得国家补贴。
6月20日,中国工信部在官网上发布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四批),此次通过认证的32家公司(包括1家电池系统公司)均为中国血统。此前在坊间盛传的LG化学、三星SDI都被排除在外。日韩企业的的落选,引起了日韩电池企业的不满,也让与日韩电池企业合作的的新能源车企陷入恐慌。其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江淮IEV6 s停产事件。
9月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孟祥峰博士在《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6》发布及研讨会上表示:“新能源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从工信部44号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和电池目录没有关系。另外,财政部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产品提出一些要求,但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
进入电池目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会默认进入动力电池企业目录的电池才算合乎规范,整车厂也会以政府的默认为导向选择电池企业作为提供商。因此,动力电池企业一度非常踊跃地进行目录的申请。眼下距离第四批目录,已经过去半年了,第五批电池企业目录迟迟不见公布,电池目录的未来起到何种作用难以琢磨。此外,2016年,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规范,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有些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频繁的政策调整也让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无所适从的状态。
事件五:起火事故频繁发生 锂电安全需重视
2016年元月1日,挪威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超级充电站充电时突然起火。所幸事故发生后没有人员伤亡。截止到目前,特斯拉今年共发生了5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3月22日凌晨,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仓库发生意外起火。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初步预计损失金额2000万左右。 四个月后,7月10日上午,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华联社区美拜电子厂再次发生火灾,导致1名消防员和2名群众受伤。
5月31日下午,位于启东市的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的锂电车间发生爆炸,导致2人死亡18人受伤。
8月19日晚10时许,龙岗区坂田雅苑工业园发生火灾,根据龙岗警方公布调查结果,起火点是一家公司的纽扣电池分装点,当时堆放了76.5万个电池,火灾发生后14家企业受损。
根据Ofweek锂电网粗略统计,2016年发生的电池工厂,电动汽车起火爆炸事故超过30起。
锂电池的危险性众人皆知。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人身与财产安全,因此,业界需要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必须从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着手,提升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消费者需要树立安全意识。电动汽车,违规充电、私自改装以及剧烈碰撞都极易引发燃烧爆炸,所以要严格遵循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规范,切莫私自改装新能源汽车,并注意安全驾驶。电池工厂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有生产车间,仓库,老化车间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点,这些地方要加强防范。另外,我国还有许都作坊式的锂电池工厂,这些也是火灾高发对象,对于这些要加强监管。
事件六:三星深陷“爆炸门”苹果惹上“关机门”
三星Note 7爆炸门始末
8月24日,韩版三星Note 7充电时发生爆炸。Note 7首炸!
8月31日,Note 7二炸!三星当天发布声明:由于要对产品进行额外测试,Note 7出货时间推迟。
9月1日,三星宣布召回Note 7。当日23时,国行版Note 7正式上架。
9月2日,三星手机部门负责人就Note 7爆炸事件公开道歉,并宣布暂停在10个国家销售,启动全球替换计划。
9月12日,多个国家运部门/公司禁运Note 7。
9月15日,单在美国就已报告了92起电池事故。
9月18日,国行版Note 7首炸。
9月19日,三星和电池供应商ATL回应国行Note 7电池损坏,因加热所致,同时欲起诉中国用户造谣。
9月20日,首炸网友申明:请三星公关部就我对三星造成名誉损坏及诽谤造谣提起诉讼,将我绳之以法。当日,深圳消协,向三星发送公开质询函。
9月29日,三星首次公开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声称从未且永远不会对中国用户采用双标。
10月2日,国行版Note 7第六炸后,调查称7成用户不会再购买三星手机。
10月5日,安全版Note 7首炸。
10月9日,安全版Note 7频繁出事,美国电信巨头AT&T宣布不再销售Note 7。
10月10日,韩联社消息,Note 7停产。
苹果关机门始末
11月1初,多名苹果用户反映,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以及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频繁出现自动关机现象,还有60%电量时就关机,不连电源难以重启。
11月21日,苹果公司发布声明称,有极少数的iPhone 6s设备可能会意外关机。这并不是一个安全问题,且仅会影响序列号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日期为2015年9月到10月之间的设备。
12月7日,苹果公司昨晚回应了iPhone 6s自动关机问题,称某项电池元件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已启动免费更换电池计划。
三星 盖乐世 Note 7原本是三星寄予厚望的一款机型。赶在iphone 7前发布,就是想在与iphone 7的争锋中,抢占先机。然而Note 7的“爆炸门”一出,过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让三星欲哭无泪,更严重是给“三星”这块招牌留下了短时间难以恢复的创伤。Note 7爆炸,三星本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星为了与苹果的争锋,赶工期,安全检查做得不到位;为了追求续航和美感,工业设计出现缺陷,违背了制造优质产品的基本原则。Note7出现“爆炸门”,三星也算是自食其果。
三星Note 7发生爆炸门,本以为苹果会是最大的受益者。没想到,苹果惹上了“关机门”。
两大手机巨头,先后在电池上栽了跟头,都预示着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一大瓶颈,而且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事件七:索尼无奈卖掉电池业务 国内电池企业频繁并购
2016年7月28日,索尼与村田双方达成一份不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确认双方将就关于索尼集团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集团事宜进行谈判的意向。
10月31日,索尼宣布与村田制作所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将索尼集团的电池业务以175亿日元(约11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村田集团。其中亦包括索尼电池相关制造场所以及电池业务销售及研发中心的资产和人员都将转移到村田集团。
事实上,今年的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也是投资并购不断
2016年7月,坚瑞消防并购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6年7月,东方精工发布收购预案,拟支付现金18.05亿元,并以9.2元/股发行3.2亿股,作价47.5亿元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6年8月,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14亿元用于远东福斯特新能源年产3G瓦时高能量密度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国内锂电行业的并购案太多,以上只是列举几个代表案例。
索尼可以说是锂电池的开山鼻祖,1992年发明了第一块可以商用的锂电池。曾经的传奇,25年后锂电业务连续亏损,只能忍痛出售,实在是让人唏嘘。相对而言,国内因为国家力推新能源汽车,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前景一片光明。锂电池行业的潜力吸引众多资本的关注,使得行业并购案不断。
事件八:新版行业规范征求意见“产能门槛”过高惹争议
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这是对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修订。新版意见稿对比旧版主要有8大变化,其中涉及企业产能方面的要求变化最大。
新版对锂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要求扩大了40倍!对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要求也扩大了10倍。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的产能要求稍微宽松一点,只翻了一倍。对系统企业年产能要求也非常高。根据安信证券调研数据,从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来看,目前能达标的屈指可数,仅比亚迪一家,CATL年底扩产后刚刚够及格线。
《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产能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不低于80亿瓦时,让绝大部分企业彻底失去了希望。目前国内的电池企业除了少数几家,勉强达到之外,大多数企业短时间根本无法达到这个条件。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单纯追求规模并不合适。从公编辑认为,行业的规范条件更应该从质量标准、能耗、安全等指标上去约束企业。业内企业,也纷纷表示“产能门槛“过高。虽然,新版规范产能要求并不是硬性性的标准,但无疑透露出了,国家与打造出家龙头企业来引领电池行业的发展。
事件九:华为新型电池妙用石墨烯取得重大突破
12月1日,华为中央研究院瓦特实验室在第57届日本电池大会上宣布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研究突破,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实验结果显示,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耐高温技术可以将锂离子电池上限使用温度提高10℃,使用寿命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2倍。
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技术突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在电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剂,除去痕量水,避免电解液的高温分解;电池正极选用改性的大单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实现锂离子电池与环境间的高效散热。
此前,7月8日东旭光电,发布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据介绍,“烯王”可在满足5C(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1A等于1C/s)的条件下,15分钟内充满4800mAh,实现快速充放电,而且可在-30~80℃环境下工作,循环寿命高达3500次。
东旭和华为推出的电池都打上了石墨稀的名号,但事实都不是石墨烯电池。真正的石墨稀电池,连具体的定义都没有,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石墨稀电池。华为和东旭推出了新电池,都带着石墨烯的标签,但是推出后,收到口碑却是天差地别,华为推出新电池是收到的是赞誉居多,而东旭则被处处质疑。这是为何呢?编辑认为,华为的新型电池技术,把石墨烯的作用讲的非常清楚,是散热材料。大家很容易就判断出来,这是真的,不是在炒作。所以大家赞赏华为这种另辟蹊径的创新精神。而“烯王“中石墨烯起到什么作用,东旭并未说明的很清楚,再加上现在借助石墨烯炒作的事情层出不穷,所以就东旭就自然容易被质疑。
事件十:董明珠赌上全部身家造车 钛酸锂浮出前台受关注
2016年8月18日,格力电器拟以15.57元每股发行8.35亿股,作价130亿元收购银通投资集团等21名交易对方持有的珠海银隆100%股权。同时拟以15.57元每股向8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配套募资不超过97亿元,全部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
10月30日晚,格力发布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显示,包括收购珠海银隆及募资议案在内的15条议案被否决。
11月16日收到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鉴于此,格力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12月15日下午,董明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宣布自己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而这一次她还拉上了王健林的万达和刘强东的京东一起投资。董明珠市以个人名义与万达、京东、中集集团和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燕赵汇金”)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很多人认为,银隆与董明珠的缘分会因为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宣告失败而告终,但没想到,董明珠换了一种方式,将“新能源汽车梦”进行到底,这份执着,让人倾佩。董明珠与银隆合作的对与错,编辑以为不用过于“纠结”,董明珠有董明珠的理由,银隆有银隆的亮点与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答案就让未来告诉我们吧。
目前行业内的“跨界造车”热,编辑认为,他们之中必定会有人成功,但更多的人会以失败告终。谁胜谁败,就看他们谁对未来汽车解读,与市场的选择更接近。但是,他们整体都在推动整个汽车行业更快的向前发展。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