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3月9日,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等十六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地条钢”行为,依法全面拆除生产建筑用钢的工频炉、中频炉等装备开始,各大炼钢企业纷纷更换为电弧炉,石墨电极作为电弧炉炼钢必备品,石墨电极需求骤增,直接拉动针状焦价格上涨。
针状焦价格暴涨
自今年上半年钴价疯狂飙升之后,锂电负极原材料针状焦开始拿下接力棒。针状焦是一种优质材料,主要用于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
调研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针状焦价格疯狂上涨,报价从40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20000元/吨,涨幅高达500%,主要有四大原因:
1、需求端:石墨电极市场突然增量
由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对粗放式钢铁行业进行整改,导致钢厂对电弧炉的需求急增,带动电弧炉炼钢必备品石墨电极需求骤增,导致针状焦市场尚未及时反映,市场供给有限,价格大幅上涨。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石墨电极全年需求可能达到近60万吨。10万吨需求缺口年内难以缓解,机构预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价格或突破10万元/吨,较现价再翻一倍。
2、供给端:针状焦90%依赖进口
针焦技术壁垒很高,而国内生产企业较少,且国产的质量不稳定,90%依赖进口。但总的进口数无法满足需求,此前的库存也已消耗完毕,导致我国针状焦产品供不应求。
3、价格平稳态势打破
此前,正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补贴退坡给和车企倒逼,动力电池企业在夹击之已经难以控制成本,而为了稳定并巩固与电池企业的合作关系,负极材料企业暂时自行消化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而今年下半年开始,负极原材料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愈演愈烈,原材料库存也基本消耗一空,随之而来的就是高价采购压力,已经触及到企业承受的极限,因此,负极材料提交乃大势所趋。
据了解,目前部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企业已提价20%~30%,多数企业也正在研究将产品价格进行上调。
4、环保大棍挥舞导致产能缩减
出于环保整顿等原因,国家下令关停了一些低端的小型针状焦生产企业,还有一些针状焦生产企业设备检修,产能无法转化为产量。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生产企业多数被限产、停产,机构预计全年产量或不足50万吨,加速针状焦价格上涨。
负极企业洗牌,技术可争一席之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负极材料企业55家,2016年,贝特瑞、上海杉杉、江西紫宸仍占据行业前三位置,三者产量占比超过55%。
2017上半年,负极材料企业竞争加剧。
方大炭素2017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 4.12 亿元,同比增长约 2647%。2季度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上升8453.21%;2季度EPS为0.20元,1季度EPS为0.04元。
方大炭素2季度盈利创有史以来单季度新高, 且显著超过近四年年度业绩。之所以公司2季度业绩显著好转,主要由于今年3月关停地条钢以来,公司主要产品石墨电极涨价迅猛,2季度5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价格累计上涨 289%至7万元/吨。
如同动力电池市场新进者一般,在深度绑定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主流负极企业也早已占据先发优势,新进者重新打破市场格局的机会并不大,制胜关键还是技术研发的竞争。
近年来,硅和钛酸锂被认为是未来最佳的负极材料,且硅的比容量最高可以达到4200mAh/g,同时具有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优势。但目前石墨是主流,相关机构预计2020年之后硅和钛酸锂才能实现商用化。
目前国内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较为成熟的3-4家,包括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等,但目前还是小规模试研发中,根据电池厂的反馈来改进。
可见,负极材料迎来新路线可谓是指日可待,面对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全新市场机遇,只有抓住了研发新一代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技术,才能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挤进一线梯队。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