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政策驱动下锂电池行业爆发 强者恒强
2016-12-29 09:52:00
关键词:锂电池锂电池行业锂电池政策

 1.jpg

受益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消费类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锂电池行业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下,政策持续加码助力锂电池行业发展。

  2015年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其中锂电池免征消费税;

  2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4月财政部下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11月工信部组织拟制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且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中将锂离子关键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纳入优势发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2016年6月,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八批)》;

  8月发改委发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8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

  10月工信部等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1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

  12月工信部分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4批名单。

  在市场持续增长和利好政策驱动下,有望进一步引爆锂电池市场。

  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EV Sales Blogspot和各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电动车(乘用车)总销量达到549414辆,同比增长72.8%。来自第一电动汽车网数据显示,2016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达到51.5万辆,预计今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80万辆。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7.9万辆,同比增长近3.5倍,2016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2.7万辆,销售40.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0%和60.4%。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需求持续上升。根据中国电池网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产量达到100.75Gwh,同比增长39.45%;2011年至2015年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由46.63Gwh快速发展到100.75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24%。201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总体产量达到47.13Gwh,同比大幅度增长54.78%;2011年至2015年间,国内锂电池市场规模由14.51Gwh快速发展到47.13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25%。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最新统计,我国2016年锂电池总产值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长31.8%。

  此外,3C电子市场对锂电池需求相对增速放缓,绝对量稳定上升。根据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占比由2011年的80%以上快速降低到2014年的55.7%,呈现明显的下滑势头。中国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后,国内手机产量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年均增速平稳增长,总的来说3C电子市场增速相对平稳,对锂电池的需求也趋稳。

新三板锂电池相关标的分析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负极材料以石墨、固体碳为主,负极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中成本的10%-15%。正极材料主要由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常用的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40%。电解液占到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比例为10%-15%,隔膜为20%-30%。目前新三板关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公司超过50家,以锂离子电池四大组成部分以及2015年净利润超过2000万筛选出15家公司,如下表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涉及隔膜的纽米科技、鸿图隔膜和涉及电解质的诺邦科技、氟特电池财务指标上不符合条件,但是为了保持完整性,仍列示在表中。

  1.jpg

数据来源:上石创投研究院


  剔除已经公布上市辅导的安达科技、凯金能源、方林科技、天丰电源以及上述四家公司,剩余七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数据如下表所示,七家公司从财务上看都具有转板的潜力。下面对正极材料龙头杉杉能源(835930)、负极材料领军企业贝特瑞(835185)、锂电铜箔稀缺标的嘉元科技(833790)三家公司进行具体分析。


  2.jpg

数据来源:上石创投研究院

杉杉能源(835930):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公司主要产品有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CO)、镍钴锰三元材料(NCM)、镍钴铝三元材料(NCA)和磷酸铁锂(LFP)等,2015年出货量超过2万吨,主要销往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区域。公司拥有包括LG、松下、比亚迪、ATL、天津力神等国内外锂电池知名企业。公司依托母公司杉杉股份,凭借母公司在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杉杉能源在正极材料的龙头地位。

公司注重研发,构建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公司设有研究院,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联合定制开发”等多种模式,最大化利用科技资源,满足产业化需求,提升公司研发、制造的水平。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相应地,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包括LCO、LFP、NCM、NCA等各类锂电池所需正极材料,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公司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提前进行产能扩建布局。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未来三年计划在宁夏、宁乡分期投入近20亿元资金,形成近6万吨的产能增长,实现产销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宁夏一期5000吨三元前驱体和5000吨三元材料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宁乡二期1万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也计划于2016年底试生产。公司现有产能已经突破3万吨,为未来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提供了坚实保障。

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业绩表现良好。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46,935.9236万元、231,635.6089万元、111,757.914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51%、57.64%、8.78%;净利润分别为2,206.2334万元、8,574.9013万元、10,319.628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95%、288.67%、261.31%。公司净利润在2015年全年和2016年1-6月连续实现超过200%的增长。2016年1-6月公司营收不到2015年全年的50%,而净利润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可见公司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渐增强。公司与母公司协同效应日渐增强,有望夯实行业霸主地位。

贝特瑞(835185):负极材料领军企业

公司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锂离子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行业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天然鳞片石墨、石墨制品加工等,客户包括三星、松下、LG、天津力神、比亚迪等锂离子电池行业知名企业。作为负极材料的龙头,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并于2013年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在正极材料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公司是全球最主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是国内第一家将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企业,是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国家标准的主起草单位。公司技术研发实力雄厚,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2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5项。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拥有自主研发的球形化技术、提纯技术、热处理技术等行业领先的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

技术优势给公司在规模和产业链优势奠定基础。2015年,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到3万吨,占全国产能比重达到30%,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37%。公司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价值产业链,在鸡西、山西/天津、深圳/惠州分别打造天然石墨产业链、人造石墨产业链、研发与高端制造平台,形成了东北、华北、华南锂电池负极材料垂直产业链布局。此外,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公司具有一定规模,营收和净利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22,897.0052万元、150,101.8595万元、95,447.6717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04%、22.14%、48.27%;净利润分别为13,367.5538万元、18,429.0211万元、12,732.6862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11%、41.38%、157.26%;公司毛利分别为31.29%、28.38%、32.09%。2015年毛利虽不及2014年和2016年上半年,但是公司净利润仍保持41.38%的增速,这可能与公司营运能力提高有关。随着公司在行业内的布局全面展开,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公司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嘉元科技(833790):锂电铜箔稀缺标的

公司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应用的6~18μm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锂电铜箔专业生产商。公司主要产品是6~18μm各类高性能超薄电解铜箔,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和印刷电路板。公司拥有包括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天津力神电池等在内的中高端客户群。据公开报道,公司目前在动力电池锂电铜箔的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

公司重视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3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高新技术产品和5项注册商标,主持制订了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订行业标准1项,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公司现有占地7万多平方米、生产设备完善、年产7000吨电解铜箔的现代化工业厂房,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处理、溶铜、生箔、后处理、分切铜箔及监测产品设备,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拥有自主研发配制的添加剂技术,材料不仅可快速在产品中体现效果,还能够在电解液中自行分解。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2016年3月,公司研发的“动力储能电池用特种性能电解铜箔”、“新型高抗拉强度铜箔”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

作为少数几家能够生产高档电解铜箔的企业之一,公司营收保持稳定增长,净利增速抢眼。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0,234.2484万元、34,059.4275万元、16,999.514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03%、12.65%、12.83%;净利润分别为1,015.2639万元、2,012.8413万元、2,173.067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3.32%、116.32%、215.48%;公司毛利分别为13.20%、17.75%、24.69%。公司的营收增速远低于净利增速,毛利也在稳步提升,可见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步增强。锂电铜箔门槛较高,公司已经具有先占优势,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持续增长可期。


稿件来源: 搜狐财经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