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动力电池:大市场VS‘小’问题”主题沙龙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动力电池及产业链行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围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国际标准组织首席代表刘斐就动力锂电池行业标准化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刘斐介绍,ASTM成立于1898年,一直关注各类原材料的标准化发展,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在锂电领域,早在1960年美国橡塑品实验室就发表了报告,称锂材料里最大的含量是氮和氧。由于行业标准通常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之后才形成的,因此,在锂电产业发展迅猛的当下,需要业内人士通过对材料的细化、对材料精密性的研究,寻找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之后形成相应的标准。
刘斐认为,未来从化石能源转变到新能源的大方向不会变,市场需求也很大。但是,由于动力电池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因此在动力电池领域,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消费者内心容易产生顾虑,进而影响到电动汽车的销售。
刘斐表示,行业标准通常要根据市场热点、市场需求来做,通过让电池同行在行业协会的平台上对电池安全、材料安全等进行探讨,并形成统一看法,经过几年的论证之后,逐步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再基于标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而提升电池产业的高度、广度和市场渗透度。而在具体标准制定层面,任何行业的规则和标准的形成都是无法单靠一家企业来完成的,需要协同运用市场中、上、下游的力量,集纳多家电池企业的优势技术,才能推进行业标准化。
另外据刘斐透露,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目前已经由ASTM接手该领域的标准化制定工作。而氢燃料电池一旦形成行业标准、进行市场化推进,很可能会对锂电池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锂电池也应该尽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才能抢占更大市场。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