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下一代储能电池前沿技术 第18期“Li+学社”大讲堂在遂宁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09 17:17:00
关键词:锂电池

  【电池中国 119 遂宁讯】为进一步助力钠离子电池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在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召开前夕,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高层闭门会暨‘Li+学社(第 18 期)’技术大讲堂”于11月8日在四川遂宁举办。

热议下一代储能电池前沿技术 第18期“Li+学社”大讲堂在遂宁举办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下一代储能电池前沿技术探讨”,主办方邀请了知名院校专家和新能源整车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动力电池制造、材料企业及设备企业技术带头人参会交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欣旺达、鹏辉能源、华宇新能源、力神电池、明冠锂膜、宏工科技、多氟多、赢合科技、天奈科技、远景智能、四川锂源、昆仑新能源、盘古丰瑞新能源、中化国际、星源材质等钠电池产业链主流企业的技术专家齐聚一堂,深研钠离子电池前沿技术和产业规模化路径。

  会议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电池中国网CEO张雨主持。

  “‘Li+学社’是由电池中国网独家打造的高端锂电产业技术交流平台。”张雨首先介绍了Li+学社助力产业发展的创办初衷,“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了多场Li+学社技术交流活动,讨论主题包括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单体与系统安全性、智能制造、新型电池材料、电池热失控、固态电池、高压快充等产业热点话题。嘉宾分享内容的先进性、讨论话题的实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与会嘉宾的认可,对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具有积极意义。”

  张雨表示,储能产业这几年景气度提升,电池路线呈现多元化局面,而哪一种电池路线未来会成为储能电池赛道的主流,目前尚未有统一答案。其中,钠离子电池广受关注,但目前仍有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及产业化难等课题,需要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去攻克。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致辞时表示,在今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重点规划中,储能钠电池技术频频被列为重点攻克目标之一,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向好。

  刘彦龙指出,“一方面,随着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鹏辉能源、欣旺达、钠创新能源、众钠能源等企业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元年’已经到来。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亟待攻克。协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率先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布局、且取得研发成果的企业,分享更多、更先进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成果,合力研判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未来走向,助力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从而能真正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在致辞时表示,“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远超2021年全年,同时,储能市场也加速爆发。下游需求旺盛导致锂电主材价格高企,为电化学性能更加稳定,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提供了发展契机。”

  孙世刚预计,“未来钠离子电池在储能、低速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领域有望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万亿级规模的市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钠离子电池必将乘风而起。通过此次钠离子电池专题研讨,将对加快产业商业化落地很有意义。”

  此次闭门会邀请到了杭州华宇新能源、鹏辉能源、盘古丰瑞新能源和多氟多等企业技术负责人,就钠电池产业化技术最新研发进展进行了报告分享。

  杭州华宇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陈建在题为“钠离子电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讨”的演讲中介绍道,“钠电池未来在小动力、储能领域都非常有潜力,尤其是在高锂价背景下,钠电池在小动力领域应用加快,预计未来在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占比会达到40%;而起低成本、高安全、良好低温特性等在发电侧、用户侧储能市场都有很匹配的场景。”

  “2021年成立的鹏辉能源,去年储能出货量在全国排名进入前三。”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技术总监王康在题为“拥抱竞争,协手同行”的演讲中,介绍了鹏辉能源储能电池发展情况。在钠电池领域,他认为未来两到三年时间内,钠电池不应该对比锂电池,而应该对比铅酸电池,具有碾压性的优势。

  深圳盘古丰瑞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明祥,围绕“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工艺”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了盘古丰瑞新能源在钠电池材料和工艺上的研发进展。在正极材料方面,他认为层状氧化物最具优势,尤其看好八边型和隧道型这两种类型。在负极、电解液,以及与隔膜联动反应等方面,针对共性难题也分享了其研发进展和观点体会。

  会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发展部部长周阳在主题为“多氟多钠离子电池关键电解质材料的开发”的演讲中,介绍了多氟多最新发展情况、核心产品,以及公司研发优势和钠电材料商业应用情况。

  周阳表示,现阶段来看层状是最有可能的方向,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能量密度不如磷酸铁锂,不过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如通过包括优化电解液、匹配高载量,实现钠电的产业化应用。”

  此次闭门会嘉宾报告分享间隙,与会嘉宾围绕钠电池最新研发思路和产业化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纷纷建言献策,共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