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抢占绿色低碳赛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国各地加速布局氢能产业链项目。
6月1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与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国创河北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市签约,将合作共建国家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筹)。
这样重大的项目落地张家口,足见其在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位置。实际上,作为我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之一,河北示范城市群正是由张家口市牵头,联合唐山市、保定市、邯郸市、秦皇岛市、定州市、辛集市、雄安新区、内蒙古乌海市、上海市奉贤区、河南省郑州市、山东省淄博市和聊城市、福建省厦门市等13地组成。
目前,河北示范城市群已初步建立起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氢燃视界小编梳理如下:
按照《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2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到2025年,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构建“一区一核两带”氢能产业格局。
“一区”:打造张家口市氢能全产业发展先导区。
“一核”:以雄安新区为核心打造氢能产业研发创新高地。
“两带”:构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廊坊市、保定市、定州市、石家庄市、辛集市、邢台市、邯郸市等地大力发展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氢应用全产业链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形成国内先进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带。
支持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等地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加快港口重型卡车、搬运叉车、码头牵引车等重型车辆氢能替代,培育沿海氢能应用示范带。
·张家口市
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契机,张家口市先后引进和培育了亿华通、海珀尔等18家氢能产业链企业,已初步实现氢能产业区域性集聚发展。
政策方面,已出台的《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为张家口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导。
其主要目标是到2021年、2025年、2030年、2035年全市氢能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分别达到60亿元、260亿元、850亿元和1700亿元。到2035年,产业园区累计引入行业企业100家以上,计划建成世界知名的氢能技术研发中心。
配套政策支撑方面,先后出台了《氢能张家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张家口市主城区加氢站布局规划(2019—2035年)》《张家口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张家口氢能保障供应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张家口市加氢站管理办法》《加氢、制氢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意见》《氢能产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当地氢能产业化落地提供方向性指导和政策性保障。
·唐山市
唐山市同时出现在河北和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合作城市名单中,体现出当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1年11月发布的《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将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厂不少于4座,电解水制氢总功率>480兆瓦,制氢能力达到30000吨/年;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达到3000辆以上,其中氢能重卡不少于2000辆,推进重卡“柴改氢”。
·保定市
保定市也是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合作城市之一。2020年9月,保定市发布了《保定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协同省内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氢能创新技术在公交、物流、重卡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打造国际国内一流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区。
·邯郸市
近日,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发布的《关于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氢能重大产业项目扶持、项目落户扶持、功能平台扶持、产品首创扶持等10项产业扶持政策,旨在围绕制氢、运氢、储氢、加氢以及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大力引进和培育氢能产业链企业。
·定州市
已发布的《定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定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将争取达到:基本建设完成辐射服务京津冀的氢源基地;建成投入运营2座加氢站;争取氢燃料电池市内及城际公交车保有量达到6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货车试点应用保有量达到40辆;氢能产业规模争取突破10亿元,氢能全产业链初步建成。
·雄安新区
《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将发挥雄安新区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转移,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创新资源,打造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氢能产业研发创新高地。
·内蒙古乌海市
从《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可以了解到乌海市的氢能产业发展定位。乌海市未来将聚焦氢能供给,打造自治区工业副产氢生产基地。
·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省郑州市则主要通过已发布的《郑州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实施方案》和《郑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全力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制度体系、区位布局、供氢体系、产业链、整车发展和示范应用等6大方面的发展工作。
·山东省淄博市和聊城市
《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为淄博市和聊城市氢能产业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政策支撑。其中提出,要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形成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其中,聊城重点打造燃料电池整车研发制造基地。
此外,福建省厦门市和上海市奉贤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助力河北示范城市群建设。
综上可以看到,不仅是河北省内自上向下有政策护航,而且合作的外省城市,也将在当地产业规划的加持下,更加明确地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创建河北示范城市群。
(河北示范城市群部分氢能及燃料电池规划和政策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扼要整理,氢燃视界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和行业动态)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