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价格下跌/需求疲软 正极材料厂商业绩惨淡
随着锂电池市场的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高增长,带动锂离子正极材料市场需求近几年保持高速扩张。不过,受新能源财政补贴退坡、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国内正极材料市场需求正逐渐放缓。截止到4月30日,今年国内进行投产扩产的正极材料项目屈指可数,与去年同期的大规模密集扩张形成鲜明对比。据电池中国网不完全统计,去年1-4月份,有包括华鼎国联、宁夏中化、宁德厦钨、杉杉能源、宁德邦普、四川朗晟、当升科技、科恒股份、丰元股份、华友钴业、湘潭电化等在内的十多家企业进行了正极材料项目投扩产,而今年只有长远锂科、德方纳米等少数几家企业有动作。4月28日,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在长沙开工,项目规划总投资约7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具备8万吨/年动力电池三元材料产能。为更好地满足锂离子正极材料中高端市场产品需求,今年3月,德方纳米与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投资协议书》,拟建设磷酸铁锂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10亿元。正如业内所分析的那样,2020年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预计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持续低迷;短期需求下滑导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受产业链降本向上游传导影响,正极材料盈利承压明显。在此形势下,材料企业谨慎扩张确在情理之中。实际上,2019年下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已经出现增长趋缓的迹象,其中受财政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117.7万辆,同比减少3.6%,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导致下半年正极材料尤其是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趋缓;2019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89 亿部,同比下降 6.2%,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3.72亿部,同比下降 4.7%,3C市场对正极材料需求持续低迷。截至目前,国内正极材料企业2019年年报、2020年一季报已经密集出炉,从财务上看大多数企业业绩不容乐观,利润下滑成为普遍现象,虽然有些企业营收有所增长,但依然是增收不增利;营收、利润双增长企业寥寥无几。据了解,受2019年下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月出现同比下降所影响,部分整车及动力电池厂商的资金周转出现压力,一些材料企业对客户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坏账准备,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去年刚刚登录科创板的容百科技比较典型,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同比增长37.8%,增幅虽连续3年保持在37%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实现归母净利润仅8741.7万,同比下降58.9%。价格下降也是导致正极材料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恒股份2019年实现营收18.40亿元,同比下降1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9.68万元,同比下降28.4%。科恒股份表示,公司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受前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平均售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行业整体流年不利的大背景下,即便是龙头企业也未能独善其身。当升科技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下降30.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下降166.11%。当升科技表示,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是行业产品价格下降,由于行业采取成本定价的模式,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公司正极材料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原因主要系公司对客户大幅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此外,丰元股份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7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2.77万元,同比下降30.54%。光华科技2019年实现营收17.14亿元,同比增长1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87.37%。光华科技表示,金属钴、锂市场价格呈下行趋势,在历史低位运行,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德方纳米和格林美虽然都实现业绩增长,但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德方纳米2019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54.81万元,同比增长仅0.44%。格林美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3.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仅1.67%。而2020年一季度,由于受疫情影响,正极材料企业的业绩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容百科技一季度营收6.52亿元,同比下滑21.13%;净利润2523万元,同比下滑15.3%。湘潭电化一季度营收2亿元,同比减少20.26%;净利润为506.78万元,同比下滑71.9%。科恒股份一季度营收2.67亿元,同比减少30.2%;净利润为813万元,同比下滑63.5%。德方纳米一季度营收1.57亿元,同比减少28.79%;净利润651万元,同比下滑73.43%。除此之外,合纵科技一季度营收1.13亿元,同比下滑65.96%;净利润虽同比增长452%,但仍亏损6593万元。厦门钨业算是“一片愁云惨雾中的一抹亮色”,一季度营收35.36亿元,虽同比减少7.29%;但净利润720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该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利润总额3415.58万元,同比增利7623.58万元。业内分析指出,随着多家行业企业陆续投入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与量产,行业产能供应逐步扩大,加之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降本压力增强,企业如未能保持产品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市场份额与毛利空间存在下降的风险,并将对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已是未来发展趋势,中长期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与此同时,特斯拉国产化以及其他外资车企的进入,预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加速洗牌,相应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市场结构、竞争格局也将不断变化,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