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复盘 | 电池中国万水千山走遍的那些产业链企业
发布时间:2020-02-03 13:29:00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2GWh,同比增长9.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寒冬”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回顾2019年,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作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唯一专注应用领域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工作成绩卓越显著,其中之一就是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行者无疆·锂想无限——2019年度动力电池产业链调研”活动。

2019年的行业调研活动共走访了约30家产业链企业,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远景AESC、海四达、蜂巢能源、风帆公司、亿纬锂能、桑顿新能源、湘潭电化、远东福斯特、明冠新材、欣旺达、天劲股份、银隆新能源、国能电池、盟固利、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塔菲尔、星恒电源、万向一二三、超威集团、微宏动力、遨优动力、力信能源等国内企业,以及韩国LG化学、三星SDI、Posco化学、Ecopro等国外企业。电池中国网在此特别辑录有代表性的企业声音和战略规划,以管窥行业发展脉络。

国内调研企业

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表示,宁德时代在产能扩张方面比较稳健,通常会根据市场和订单情况逐步提升。孟祥峰认为,动力电池本身的技术门槛很高、迭代更新快,同时资金投入量很大,所以电池企业要控制好自己的扩张步伐。

远景AESC负责人表示,对于动力电池产品性能的评价,电池企业在研发测试中各项指标表现优异很重要,同时也要考虑整车厂的看法。许多时候某项电池技术的研发并不是特别困难,最核心的难点是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保持高良品率,达到整车厂的要求并可以实现盈利。

海四达目前的三元电池主要以NCM523和NCM622为主,未来将向NCM811、NCA等高镍+硅碳方向延伸。在客户方面,海四达目前与北京汽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陕西汽车、四川野马等整车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蜂巢能源是全球首家在方形铝壳电芯上应用“高速叠片工艺”的电芯智能制造企业。蜂巢能源认为,方形叠片工艺作为重要的动力电池工艺技术路线,其产品在电池安全、空间利用率、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风帆公司副总经理刘双合表示,目前风帆公司的主攻方向是48V微混汽车动力系统,既生产电芯同时也生产PACK,该项目的产线设备也即将调试完成。他认为,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变化将非常大,48V微混汽车将会占据不错的市场份额。

亿纬锂能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刘建华表示,下游主机厂对电池要求越来越高,上游材料企业对价格控制力很强,而电池企业资金投入量巨大,人力、设备、厂房等成本高,技术迭代快导致产线容易落伍造成浪费,电池企业在前行过程中负重很大。

桑顿新能源负责人表示,动力电池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这种趋势总体来讲对企业来说是利好的。目前整个行业处于加速洗牌期,未来桑顿新能源将会把重心聚焦于材料、电芯和回收等几个模块,通过打造产业链闭环以聚集优势,优化客户群体,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

湘潭电化总经理刘干江认为,动力电池业的发展迅速,产品迭代很快,动力电池企业一定要准确地抓住自己的核心技术,抓牢自己的产品材料资源,抓紧自己的优质***,才能在风浪翻起时亦能稳步前进。

远东电池(福斯特)常务副总经理杨闯认为,随着动力电池的发展逐渐向统一化、规模化靠拢,目前动力电池的价格已经趋于理性。动力电池降本不能单纯依靠电池企业,应该从源头出发,在原材料、电池生产、储能、回收等一系列过程中,逐步打开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降本。

明冠新材料董事长闫洪嘉表示,明冠新材料的铝塑膜项目从启动之初,就将重点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增加,公司正在加大产能扩张速度。公司产品已在国内数码及软包动力电池厂家进行测试,得到多家电池厂家的高度认可,并已对10余家实现了供货。

欣旺达目前已与众多国内外一流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雷诺日产在国内的主要电池供应商,预计未来7年内将为雷诺日产配套115.7万辆电动汽车。下一阶段,欣旺达将会继续稳步推进其国内外客户合作开发计划。

银隆新能源以快充技术为特色的钛酸锂电池最具知名度,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主打客车市场。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氢燃料电池方面,银隆新能源也有所布局,并形成了银隆独具特色的“氢钛”组合技术路线。

国能电池负责人表示,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调、储能市场热度增加、低速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推出等一系列新的新能源产业形势,近年来,国能电池在整体战略上因势利导,对业务规划和产品布局作了相应调整,不过仍然是以动力电池为主。

盟固利负责人表示,固然补贴大幅退坡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但补贴全部退出后,企业就可以安心按照产品的特点,按照客户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按照技术路线正常迭代的周期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更能生产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力神电池市场部总经理吴恺认为,财政补贴下一阶段倾向于充电等基础设施是一个好事。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迈入百万辆大关,“充电难”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充电设施跟上发展脚步,新能源汽车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航锂电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一线车企签下了大量订单,公司将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订单质量,将战略重心放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心做好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努力成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优秀供应商。

塔菲尔目前量产的产品主要以NCM523三元电池为主,2021年将量产能量密度达300Wh/kg的NCM811产品。公司目前拥有实际电池产能2GWh,到2020年年底规划产能14GWh,产销规模将达到国内第一梯队;2021年年底规划产能24 GWh,远期规划则更多。

星恒电源副总裁兼电池工程院院长王正伟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逐步退出,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作为电池企业,最重要的是把后补贴时代需要怎样的电池看清楚,把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才能够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

万向一二三计划到2020动力电池建设总产能将达到20GWh。通过与国际客户的接触,未来万向一二三也有可能在欧美地区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配套当地客户。产品方面,万向一二三将于2020年推出高镍811电芯。

超威集团动力锂电首席专家柯克认为,在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中,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有些企业由于过分追求高能量密度,导致在性能测试的时候过不了“安全关”,这反应出目前的高能能量密度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的短板。

微宏动力负责人表示,钛酸锂电池在功率型的需求领域优势明显,能够非常好地发挥长寿命、倍率性高等特色。公司的第三代锰酸锂快充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4000次,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20Wh/kg;第四代快充电池也正在积极研发中。

遨优动力总裁助理赵福生表示,长远来看富锂锰基电池不仅可以解决未来镍钴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但富锂锰电池的推广,还是要着重选择那些敢于尝试、并着眼于未来降价空间的整车厂。

力信能源负责人表示,公司2018年就开始聚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针对高端、长续航里程的乘用车,以供应三元电池为主;针对低端的车型以磷酸铁锂为主。虽然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但对于产能扩增,力信能源仍然坚持相对稳妥的态度。


韩国调研企业

LG化学负责人表示,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革新,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发与完善,将会是LG化学下一阶段关注的技术热点。LG化学第二代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有望达到500Wh/kg。

三星SDI表示,未来两年公司电池产能将会分别提高到22GWh和35GWh。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三星SDI单体电池能量密度预计将提高到280Wh/kg。

Posco化学表示,因中韩双方对于电池的需求不同,为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未来将不断扩建三元622和811材料以应用于动力领域。



Ecopro表示,公司高镍材料的产能,在2019年之后可达到每月4000吨。总产能中,NCA占90%,NCM占10%左右,其中NCA中的70%将应用于交通工具领域。

2020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还将开展2020年度动力电池产业链调研活动,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最现实的技术难点,感受最新的行业变化。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同行,共同见证产业成长。


作者: 采编部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