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ESIE2019)”于5月18-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盛大启幕,主题聚焦“技术应用双创新,规模储能新起点”,将开展主题演讲、展览展示、创新大赛、专题研讨、项目考察、新品发布、技术交流等多种活动。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在会上发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在一年一度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首先,我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代表吴新雄理事长,对本次峰会和展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往届的储能国际峰会中,我们共商储能发展新局面,从技术、应用、政策和市场等角度探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形成了丰硕的知识成果。储能峰会和展览会,已经成为储能行业的年度盛会,对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业界学者和企业家的普遍好评。
近年来,在国家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下,我国储能产业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历程,迎来了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GW(1GW=1百万KW),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进入了“吉瓦发展新时代”。2018年,在用户侧储能应用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电网企业也积极推动储能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先后发布关于储能技术应用和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在用户侧和电网侧的“双轮驱动”下,全年我国新增电化学储能应用装机规模接近700兆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当然,在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繁荣局面背后,也反映出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有一些重点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一是储能技术研发仍需不断加强。在储能项目规模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继续扎根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解决储能技术的共性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安全方面,需要通过制度和标准建立准入门槛,确保储能项目以及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标准。储能项目建设方面,消防、土地、环保、交通等部门对储能项目建设的相关审批要件缺乏认定标准,储能项目运行方面,技术、运行和安全管理方面缺乏标准,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急需出台;
三是项目的商业投资和运营存在困难。用户侧收益模式单一,同时受电价降低等因素影响,项目投资风险逐步增大;规模化电网侧储能项目缺乏明确的投资收益渠道和市场监管制度;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尚需完善,储能项目取得电网辅助服务收益困难等。
面对产业发展的形势与困难,储能行业应该在坚定发展信心和发展路线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规划、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逐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力争实现三个同步:即技术水平提升和安全可靠应用的同步,政策市场机制完善和商业化开发的同步,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和规模化发展的同步,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要推动不同领域储能示范项目的规划建设,做好在运项目的运行管理,在及时总结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储能技术标准体系,明确项目准入门槛,保障储能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二是要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规则,构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步伐,鼓励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化交易,为储能获取价值增值创造新的平台。
三是提前布局储能系统的回收和再利用机制,加强对电池回收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开放力度,加大对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力度,着力形成产业链闭环,确保储能产业绿色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本次峰会的召开,为大家提供了讨论、思考和交流的良好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开拓思路,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共同为我国储能行业问诊把脉,献言建策。中国能源研究会也愿意同各位一道,携手努力,为持续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预祝“2019年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