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2)在中国上海举办,峰会主题为“绿色低碳:构建锂电发展新生态”。本届峰会由宏工科技总冠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主办,明冠锂膜、东方证券联合主办,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无锡先导智能、申能东方能源研究院联合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作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有删减)
郑绵平:各位来宾大家好,很高兴来本论坛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我们国家以及全世界锂资源的一些话题。
大家知道,随着碳达峰战略的提出,全球众多的企业都在布局动力电池还有储能电池产能,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蓬勃发展。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预测,2022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680GWh,市场规模将达到6600亿;到2025年锂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1778GWh,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0多亿元。
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锂资源的需求也将会进一步提升。目前,全球锂资源产地主要包括澳洲、南美、中国和非洲等。其中澳洲、南美和中国锂资源开发体系较为成熟,每年有稳定的产出贡献。非洲地区的锂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多数项目还处在开发初期,产量贡献很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锂资源产量分布中,澳洲地区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是南美地区和中国,产出贡献占比分别为32%和24%;其他地区占据剩余1%的份额。
作为动力电池生产的核心原料之一,“锂”被称为“21世纪的白色石油”。随着全球市场对锂资源需求的持续攀升,锂资源重要性也越是受到各国重视,拥有锂资源的多个国家纷纷将锂资源“国有化”提上日程。近期有报道指出,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正在致力于推进建立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锂三角欧佩克”,试图像欧佩克设定产油量以便影响原油价格那样掌控锂价。
同样,在锂电池需求量不断扩大,以及锂价高企的背景下,全球锂盐新增产能规模也正在不断加大。有机构预测,2023-2025年全球锂资源有效产能,2023年预计将达到113万吨,2024年将达到152万吨,2025年将达到18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4.55%。其中,2023年全球锂资源有效的产能预计同比将增加50.71%。除南美、澳洲和中国等传统锂资源产地贡献部分增量外,非洲地区也将有新建的产能项目投产。
锂盐所有的产出也受到了部分地缘因素影响,比较乐观的估计,到2025年全球锂资源有效产能将达到180万吨。但是需求方面,我调查了不同机构的预测,数据差别比较大,最低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需求为87万吨。但有的企业像赣锋,预测2025年需求量可能要达到150万吨,这就比较接近前面机构估计的180万吨的产能供给。所以这也是一个借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根据市场来判断,总体来说体量越来越大。
回头看一看国内,作为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生产大国,中国对锂资源需求量很大,我国有75-79%左右的锂资源主要储存在盐湖之中,而且开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锂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很高。2021年我国锂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达到66.7%,同时我国也是全球各国中目前唯一从他国进口锂辉石和卤水生产锂产品的国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下,我国更应该建立安全且具有韧性的锂资源供应链体系,确保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我个人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加大锂资源的勘察力度,拓展锂资源的研究。要发挥我国多类型的内、外生锂矿产资源优势,加大国内的资源开发,拓展资源研究。对于含锂盐湖、伟晶岩,含锂的深部卤水等有待查明的锂资源,需要进一步投资调查并投入工程量,使潜在的资源能转化为可开发的锂资源储量。
第二,把我们潜在的资源转化成为可开发的锂资源。重视外生矿产资源关键技术的研究。要重视超前提锂等盐湖提锂技术的推进,大幅提高锂的回收利用率,同时盐湖开发应制定灵活性、适应性的方案,做到“一湖一策”,利用盐卤提锂减少盐田面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只要我们集中努力改变有可能的,尽量降低不利影响,这也是所有的绿色产业、绿色开发,也就是绿色的方法。
第三,重视城市矿山,大力推进锂电的综合回收利用。要坚持国家引领,依托重点企业,联合科研单位,进一步开展电池回收领域的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另外要尽早出台一些政策,现在有些乱象到处有在抢锂矿等等有些问题,要想办法进一步引导。
第四,持续优化布局国外锂资源,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开发境外优质盐湖锂资源和其他优质锂资源,但同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政策要求,评估成本,理性投资,避免在国际市场中无序竞争。
第五,加强人才保障工程,构建国家创新平台。盐类资源开发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力度。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优秀的盐类调查开发人才,让他们“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要在高校对适合当地资源特色的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如盐类、地热资源勘探、化工、材料等专业方向;要切实加强锂电池新能源关键矿产材料的研发,发挥体制优势,建立国家级的盐类工程创新中心。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