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创力智能周路明:无人驾驶还在筹建过程
发布时间:2017-01-16 17:26:00
关键词:电动汽车百人会2017百人会

 1.jpg

图为福建省源创力智能汽车研究院理事长周路明接受采访


  主持人:这位是福建省源创力智能研究院周路明院长,您先介绍一下研究院的具体情况。

  周路明:我们研究院是为亚罗湾的项目设置的研究机构,漳州厦门湾属于无人车驾驶技术的产业聚集区,还有一个名称,全球第一个无人驾驶技术社会实验室,漳州这个地方也是资源非常匮乏的,无人驾驶切入最关键的环节,对中国的产业来讲应该是在推广层面,怎么样解决好无人驾驶的管理和发展,还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希望搭建全世界最大的社会应用的体验场景,来解决制度层面设计的问题,驱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是这个项目重要的特点。我们取的名字叫无人驾驶的社会实验室,区别于我们熟悉的技术实验室的环节。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大规模社会应用场景的出现,解决它的推广制度和实验性的问题,驱动中国无人驾驶产业的弯道超车,我们取名叫社会实验室项目。这个项目能够完整呈现中国在需求端的优势,把海外的源头的技术,在国际化的视野里,在这个小镇里实现组合发展,总的设计是这样。这个研究院是这个项目的设计单位,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将来也是有标准设计,也是海外资源的整合。

  记者:按照您说的,这是一个社会实验室,为什么在漳州,是在漳州市或者市政府有这样的政策,让无人驾驶的实验室,或者说国际无人驾驶的东西,在整个漳州市开绿灯,比如无人驾驶可以在这个市里某个路段,或者整个市都会做这样的实验吗?

  周路明:是这样的,不是整个漳州市,这个项目是落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是56平方公里的半径范围。我们把这个项目称之为城市级的试验项目,物理范围只有56平方公里大小。社会实验的场景是分几个层次设计的,一是有60万平米的封闭测试场。第二个场景,有3平方公里的园区,园区的路就会按照无人驾驶新的出行方式规划这个园区里的建筑形态和交通设施的一些安排,在这个层面的实验还不涉及到法律,相当于是企业内部的路网。我们希望把这个实验推广到5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社会性实验,在这个实验里,是社会、城市居民,现实存在的体验场景,这个层面就涉及到交规,法律,包括保险,还有相适应的交通设施的安排。我们说的未来的社会实验室,指的是56平方公里的场景。

  记者:很多车企都在讨论无人驾驶,但有很多车企都进行无人驾驶的路试或者路测,分享了他们的技术,请您讲一下,究竟路试应该达到怎样的量级以后才能更好推向市场?

  周路明: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实验解决的社会规管层面,现在项目具体技术执行方是依托于两个重要的合作单位,一个是密西根大学,是做无人驾驶汽车最权威的机构,国内依托的是(争前),具体的技术标准由执行方解决。

  记者:现在车企比较喜欢在景区优先推广无人驾驶,这样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周路明:你是说做园区里吧。在做社会实验室有一个关键的环境,就是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设计的场景,第一步没有推到景区的环境,就是在园区里。因为这个园区从规划层面,就会按照无人驾驶的出行方式规划建筑和道路的形态,在这个环境里,对安全性的保障会高一些,在这个实验完成以后再推行类似于你说的景区和社会场景。

  记者:您说园区是按照无人驾驶的规划进行设计,但实际上道路测试会有很多的复杂性,这样的话从园区到景区再到道路,还是在园区增设了很多的路障。

  周路明:在园区的技术方案,现在是跟密西根大学的技术团队在做研究,怎么样使得中国的社会实验场景封闭测试场的方案,包括下一步的方案,还在研发过程中,估计在3月份有初步的方案出来。

  记者:您说社会实验室在国外有没有先例遵循?

  周路明:没有。社会实验室这个词算是我们发明的,这10年来,国内外创新的大格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原来海外源头创新比较强,中国人一直是追随的方式,过去10年在这个领域发生重要的变化,中国在需求端变得非常强。现在需求对源头创新影响的权重越来越大,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觉得在无人车这个领域有机会,就是因为我们需求端的优势有一个呈现的场景,就能够把海外源头的技术吸引进来,我们说的社会实验室,就用了这样的模型呈现中国在需求端的优势,能够把源头在海外的创新吸引过来,解决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未来无人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有两个比较大的成本,一个是需求端的优势,第二在规管层面的优势,中国政府在无人车应用环节变得非常重要,这跟过去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一样,包括通讯、IT领域,它离开了政府,用市场的力量是可以推动的。但是在无人车汽车产业领域,下来我们看到的情形,它的业态很不一样的,就是知识上的跨学科,行业上是跨行业的,管理上是跨部门的趋势,所以在这个环节可以看到政府的角色变得非常不可或缺,而且未来解决这个角色,成为行业推动的重要的因素,这是现在呈现的方式。如果这两个环节能够解决好,我们认为无人车汽车领域,中国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记者:关于安全的问题,您说未来规划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主导做的,在这个规划里,我们研究院尤其在安全方面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周路明:在具体技术层面,因为我们依托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密西根大学,这次我们能在这发布,包括我们设立福建源创力汽车技术研究院,跟电动汽车百人会也有很大的渊源,两个层面的资源可以介入进来,一个是涉及到中国国内需求方产业的研究,包括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资源。将来漳州这个项目承载重要的环节,这个地方能不能成为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规管标准出现的平台,这个需要电动汽车百人会资源介入进来。

  记者:刚才您说这个项目,咱们参与了一个厦门湾汽车小镇的项目,我们源创力智能汽车研究院担当了什么角色,您刚才说想打造成行业的标准,甚至到国家标准上。我了解上海汽车城也在做相应的事情,我们的亮点在哪里?

  周路明:我们名字也叫无人汽车小镇,后来改成了无人驾驶汽车社会实验室,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学术,就想区别于无人驾驶小镇的项目,国内目前做无人驾驶小镇更多基于产业聚集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传统园区的打法,这个打法可以走一段,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我们这个项目,是从社会规管层面切入,解决无人驾驶行业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叫小镇,我们叫社会实验室,还有一个名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特区,希望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技术创新,在制度设计层面,把中国的优势体现出来。我们和上海这个项目还是有区别的。

  记者:区别在哪里?

  周路明:一个是切入点,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的层面切入的,我们是无人驾驶的社会管理制度层面切入的,这两个切入点不一样。我们如果叫无人驾驶小镇的话,我们不会是国内第一个,也不敢叫全球第一个。我说的是城市级的社会实验室,我们就说它是全球第一个,一个最大的社会性的实验场景,解决的是法律制度,保险,以及相关管理制度设计问题。

  记者:这个项目落地或运行情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突破?

  周路明:这个项目酝酿时间18个月,但是在漳州落地就是4个月之前,才接触到漳州开发区这个人,落地速度非常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漳州开发区是第二个蛇口,我们这个团队也是来自于深圳,用的是招商的血脉和蛇口的基因,深圳的产业基础在外面延伸的飞地。启动的快,这个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是蛇口格局的复制,他们叫第二省份,当时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找一个好政府,所谓的好政府,比如决策效率,对市场的理解要到位,漳州开发区非常符合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在相对产业链最好的地区做这个社会实验室,就是为了满足一个好政府介入的角度,来解决社会实验管理制度设计的问题。这四个月来,我们从前面洽谈项目到现在,60万平米的封闭实验室的选址已经落实,中汽研和北京大学已经在做封闭测试场的方案,园区的项目也在规划,产业链的重要的节点和机构也在介入进来。前面我说到,我们是一个国际化视野的项目,希望把海外的源头机构和中国做一个链接,包括密西根大学跟我们是国内独家,国内是中汽研,海外还有做雷达的,我们储备了一些项目进来,尽管知道在漳州发生,他们也愿意进来。今天上午演讲有两个,一个是德国的,最大的做电动汽车的项目,我们讲的过程中,沟通最有效的是逻辑,它比语言更有效,这些项目还只是4个月的时间,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在落地的过程中。今年八九月份第一个封闭测试场呈现出来的话,我们会有很大的信心的,包括在社会实验室上有一个大的赛事的安排,很多新的技术,很好的材料会用到赛车上,用到极速,赛车的机构进入这个体验场,也会带来聚集效应。从过去4个月走的情况来看,包括政府层面的,包括合作伙伴呈现的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信心,这可能是用新的组织方式,用国际化的视野驱动全新的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非常重要的社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在国内国外都没有的全新的方式,这里有国际化的因素,也有非常熟悉政府体制的,我在体制内呆了20多年,还有一些投资的,是一个组合。

  记者:您提到我们实验室在无人驾驶标准制定过程中参与了一些工作,具体参与了什么工作?决您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您觉得无人驾驶国标最快什么时候出台?

  周路明:目前还谈不到进入标准,实验室还在筹建过程中,等到实验室架构完整,让密西根大学团队进来以后,会有初步的方案落地,这个是在半年以后才能出来。

  记者:您的组织结构里,成员成分里,互联网公司占到什么样的比重?现在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在尝试做无人驾驶的应用或者是整车,你们在组织成分里是怎么样考虑互联网成分的?

  周路明:互联网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现在有几家正在谈,还不方便说,而且这个板块的权重会比传统车厂的权重还要大。


稿件来源: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