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有车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吴晓核接受采访
主持人:下面是有车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吴晓核,希望她能解答一些大家的疑惑,您先介绍一下有车。
吴晓核: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大家特别辛苦,全程参与,全程报道。我也是在百人会期间,这两天也是全程参与,接泊服务,我也是比较辛苦。如果去年参与过百人会报道的媒体比较了解,我们是有车是2014年成立,当时清华大学因为在终端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如何推广,我们当时说租赁可能是一个出路,对当时的续航,因为对一辆车没有信心的话,可能租赁是一个出路。为什么叫有车,一开始我们把我们的愿景锁定为,让有车开变得特别简单,所以我们就叫有车,有车这个名字还是很容易传播的。
从2014年成立到2015年,2015年完全是传播新能源概念的元年,我们跟客户推广新能源的时候,做租赁市场的时候,讲车,讲充电桩怎么用等等特别科普的地方开始,2016年是第二年,这年是对我们对分时租赁进行探索运营的一年,分时租赁的车、桩、位,包括线下运营团队,征信体系,移动支付等等,还有应用场景,应用效率等等,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有意的探索。2017年对有车应该说是突飞猛进发展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在刚刚过去一个月内,我们拿到了北京市租赁行业500台指标,应该说在规模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这一年里,500台的规模,我们会拓展200个分时租赁的网点。
记者:我有几个问题,第一,您刚才说到2015年是科普年,2016年也算是发展年,请问有车在北京的布局是怎样的,在北方布局规模是怎样的,2017年您说是爆发的状态,依据是什么,刚才说了500台的指标,有200个分时租赁的网点,这个网点布局在哪里?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布局,目前是否已经跟布局点有合作的意向,还是说想到了?
吴晓核:目前的规模,有车是200多台车,在北京市场有60多运营网点。在2017年,我们运营布局上,继续坚持之前一直坚持的两高的布局的概念,两高,一方面是高校,一方面是高新技术园区。有车在市场推广的时候,比较坚持B端市场,去年就讲过,C端市场及中国现有的体系下比较难做的,还是偏重于B端市场。2017年布局还是以2016年的布局,坚持两高,在此基础上会拓展交通枢纽的布局,交通枢纽重点是满足外来人群在北京市场的出行需求。你说到已经有没有发展的规划,这些已经在稳步的推进当中,分时租赁核心的工作,我认为还是规模化的布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这么简单。
记者:对分时租赁来说有一个模式,有点类似于摩拜单车的模式,我在A点到B点,其他人在B点开始开车,到C点,另外人还可以继续租,我的理解是说,B端市场是跟企业的合作,由企业租您的车,跟摩拜单车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觉得因为摩拜是赚钱的,Smart在做随时停费时用,只需要付300块钱的押金,一个小时多少钱的模式,我个人理解,对分时租赁来说这个还是挺有发展的空间的,因为像摩拜它有融资进来,融了不少钱,我相信大家看重的,包括资本看中分时租赁的汽车市场,2017年也会有摩拜这样的模式,不知道您会不会选择这样的模式?
吴晓核:摩拜单车盈利了吗?
记者:盈利了。
吴晓核:我刚才说的B端市场,我们做的是2B再2C的模式,可能最终的用户还是个人。
记者:您是只是说B针对C,是您跟B的合作。
吴晓核:对,这样合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圈定的人群更符合分时租赁消费者的用户群体的定位。
记者:您说在2016年是200台的量,在北京盈利状况怎么样?
吴晓核:分时租赁投入是比较大的,重点在于规模化的布局,200多台车,60多个网点,前期主要是以投入为主。
记者:我看到百人会有车的车,还有客车,我想知道小型的客车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布局,那也是公交吗?
吴晓核:在这方面有一部分运行体系在运行新能源的大巴,这也是我们的业务。但是它跟有车的分时租赁是两个业务体系分开运营。
记者:之前您说2016年都是铺路的过程,您非常看好2017年,是否在分时租赁这个行业里,您认为2017年是一个节点,是市场分水岭关键的一年吗?
吴晓核:是,2017年一定会进行行业的规划,有一些企业可能无法坚持,有些企业会规模化发展。
记者:吴总,目前在几个园区有业务?
吴晓核:我们现在几个网点基本上都是在园区里,或者在园区里,或者高校。社区相对比较少,我们会根据园区里企业用户的路程、路线,可能发展一些网点,作为社区的网点,便于他异地兼容。
记者:在园区里具体怎么收费呢,谁上谁使用吗,单人次的?
吴晓核:对。
记者:分时租赁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来说是比较大的用户,比个人用户用的更频繁,通过这两年,有车使用新能源汽车,您认为国产的纯电动汽车,在未来有哪些功能包括性能需要改进的?
吴晓核:可以看一下,分时租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作用,2014年的时候,新能源乘用车全国销售量大概是在4万台左右,小车部分,2015年是11万,去年是24万左右,总共加起来是40万台左右。北京市场大概是在10万台左右,我们估计有1万台是进入了租赁市场,但是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租赁渗透率是0.04%,100台车只有0.04辆是租赁的,可以看到,租赁市场对于新能源整个产业的拉动作用。刚才的问题是,我们确实在分时租赁这个领域里有不同的人,每天在体验分时租赁,我们认为前期对新能源行业,汽车产业的客户普及、推广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吗?
吴晓核: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现在产业的不成熟是我们遇到的很大的困难。产品本身并不完善,我说的是车辆。还有,分时租赁本身是汽车+互联网+车联网的部分,车联网的技术也是不太成熟,造成我们在一线运营时候很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造成了大批量的人员的投入和维护,这可能是很大一部分的投入。
记者:吴总,您提到0.04%,分时租赁目前有两大难关,第一是牌照的配额,第二是整车厂给分时租赁的配额,就您的经验,有什么样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跟整车或者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如果在这两个层面都解决不了的话,我们怎么样向市场更好推广分时租赁,通过市场倒逼呢?
吴晓核:牌照的困难,一方面我们通过强有力的运营,让政府看到我们对解决公众出行做出的努力,获得政策的支持,这是一方面,而且有车已经得到了这方面的验证。还有牌照的困难,可能一线城市,部分城市在限制,但是不是所有地方在限制。有车在北京运营的经验和体系,可以向外输出,我们也是在积极布局外地的市场。
记者: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吴晓核:我们现在在7个城市已经有所布局,但是这7个城市,主要还是北上广深、武汉、贵阳,交通拥堵等政策比较落地的,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需求旺盛,需要分时租赁进去的市场现在还没有做,这个市场足够大。
记者:纯电动汽车为主还是还会接入一些插电式的?
吴晓核:这个比较依赖政策,但是肯定坚持全部是新能源。在上海可能不一定是纯电动。
记者:吴总,关于新能源汽车,品牌采购的问题,我们今年这500辆车,预计采购什么品牌,会不会有一些折扣,有成本的有事吗?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聊过,这个行业现在有很多投机者,参差不齐,现在您觉得这个行业经过两年的改变,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吴晓核:采购方面,在2015年的时候,大力超过了地方保护,对我们来说,我们是用户,我只考虑车适合不适合我,这个产品,这个工具适合不适合我,所以我们没有品牌倾向,还是产品本身。价格方面肯定有优势,因为现在跟我们谈过的整车厂,这个很好理解,肯定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以前在北京市场基本是北汽,但现在看到了,在北京市场,在租赁行业里,EQ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得到了分时租赁行业里的认可,因为它的性价比,因为它的低成本。
记者:其润即将有一个小蚂蚁,你们会采购吗?
吴晓核:这些产品都在我们的采购范围内,可能有一些搭配。
记者:还有整个行业的情况。
吴晓核:在座各位已经对这个行业关注时间比较长,都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了,行业发生的变化是颠覆性的,2015年我说是科普,没有人知道新能源,或者知道这个词,没有接触过。但现在没有人不知道,这就是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开拓市场,在做推广的时候就变得特别特别简单,相对比较简单。还有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分时租赁来说,在市场方面也是非常有力的推手,推动了整个共享经济,自助用车,不管用什么类型的车的普及,所以行业里我认为在用户教育方面,在大家的认知度和用户教育方面变得相对简单。
记者:刚才您说2017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请您具体分析一下,在分时租赁企业有哪些发展必要因素,或者哪些企业会被淘汰掉?第二个问题,您说二三线城市暂时没有布局,有车有什么样的计划?
吴晓核:第一个问题,关于分化,我也不能说哪些企业结果会怎么样。但是分时租赁归根结底还是运营,商业的本质还是要盈利,成本一定要降到更低,运营效率提到更高。在这个过程中,有车一直在这方面做工作,这个工作怎么做,根据我们运营数据里,我们建立了大数据平台,这个大数据平台只是为有车服务,对用户来说,他在用车的过程中,我们把他的数据,每个点,每个属性进行了抓取,我们在运行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个网点上我的运营人员几点到,布什么样的车,什么时候布车,都有一定的算法。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是让更少的人服务于更多的网点,更多的车辆,更好的降低运行成本,从效率上更多的提升。
记者:现在很多家分时租赁的模式各不相同,您也说过这是探索模式的过程,有车在模式上到了什么程度?
吴晓核:我们在运营的过程中,刚才提到了Smart,我认为这种模式不错,但是运营非常重,我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但是有车暂时绝不会考虑的。二三线城市的布局,我们现在在一些新能源市场政策比较好的城市进行调研。
记者:你们500牌照的指标打算怎么用,一开始就全部用完,还是说会定时的用?
吴晓核:只有6个月的时间,过完春节以后还有4个月,我们会逐步的,已经储备了100台车的网点,这100台车的网点进来以后再储备。听说首汽已经买完了800台,绿行买了200台,有车会逐步做。
记者:我们也是自主采购汽车是吧,我们的资金成本有没有维护的压力?
吴晓核:会,我们考虑到用户的体验,我们的维护,还是倾向于自己采购,自己维护。
记者:除了分时租赁,运营公司在做分时租赁这块,就是租赁的公司,还有一个角色,充电桩的运营商也在做分时租赁这个业务,已经渗入进来了,在2017年您说是关键的节点,在这种多元化运营的体系下,您觉得专业人做专业的事,还是说可以呈现出大家共赢的局面?
吴晓核:整车厂也是在参与分时租赁,像充电运营商也在参与,市场上还有很多互联网的公司在参与,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参与。这个市场上,大家都想做,我觉得谁能赢,其实也不一定是什么背景,一个企业的成功还是在管理和运营,这是企业很核心的东西。
主持人:今天采访到结束,感谢吴总精彩回答。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