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李斌:专注研发与用户 同制造企业合作解决资质问题
发布时间:2017-01-14 23:12:00
关键词:李斌百人会蔚来汽车

1.jpg

图为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接受采访


  主持人:我们嘉宾的资料发到群里了,我们不再介绍李总的光辉事迹了。我先提个问题,我到了会场门口的时候,发现很多摩拜单车,这也是他投资的。

  李斌:我是个人投的。我们直接提问吧。

  记者:我是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的。前段时间您刚刚EP9是全球最快的电动汽车,刚刚上市,全球只有6辆车,你这个车量产需要多久,量产上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斌:EP9是我们为了证明自己技术实力的一款车,也是在全世界的最有挑战的两个赛道,(英文)和(英文)证明自己。电动汽车都讲0到100公里加速,刚才万部长也讲了这个问题,电动汽车本来是有优势的,但是电动汽车真正挑战的是高速,100到200怎么样,所以我们一上来选择最难的赛道证明自己的综合实力,我们用40多度电千瓦时,证明我们综合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这个车是小规模量产车,这个车肯定不是大批量卖的,也没有这样的需求,主要是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用户的信心。因为这个车成本很高,造出来太贵没有人买,太便宜了我们赔钱。我们团队还是在全力以赴打造大家都买得起,特别高端的车,这个车在2017年肯定比大家向向的快和大家见面。

  记者:我的理解,这个车超跑不会量产。

  李斌:不是,5辆以上就是小规模量产了。这个还是挺有意思,为什么说欧洲包括美国的专业汽车媒体,专业的媒体它会觉得这就是全世界跑的最快的车呢,我们就是造了6辆,5辆以上就是小规模量产,但是我想造10万辆车也没有人买,我们现在很多用户想预订这辆车,我们也在统计预订数量,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价格真正进入市场?

  记者:会比特斯拉贵吗?

  李斌:肯定比特斯拉贵,因为比它好多了。

  记者:刚才说到了摩拜单车您投资了,2017年和大家见面的那款车,因为摩拜单车代表了一种共享的概念,2017年会进入到共享电动汽车的领域吗?

  李斌:不会,虽然摩拜单车是共享经济的网红,我们其实是希望给汽车用户创造拥有汽车的乐趣,这是不同的使命。

  记者:价位多少?

  李斌:这个不方便说,你肯定买得起。

  记者:EP9那个车是限量,可能比法拉力某些车还要贵,消费者为什么还会买这个车呢?

  李斌:消费者这个词太广了,我也不指望这个车卖几万台,小规模的量产车,对EP9的期待没有那么高,主要还是证明自己的研发能力。像法拉力的超跑销量也是很低,这是不同的使命,我们并没有觉得每个人都开跑车上下班,也不是这个逻辑,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把0到100公里加速搞到2秒多,北京堵车那么厉害,除了撞车快一点,没有什么意义。

  记者:那蔚来汽车只是证明自己的研发实力吗,还是像贾跃亭提到的情怀?

  李斌:EP9主要是为了证明我们自己的技术实力,贾总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你们可以问他。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新的公司,我们还是让大家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比如在2015年拿到了(英文)第一个车程总冠军,2016年创造了专业赛道的记录,下一年我们给大家创造买得起的真正量产的车,其实这三年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尽力用户对我们公司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做这些事情,既不是为了融资,也不是为了炫耀,其实是为了建立用户对我们的信心。从这个过程里,我们当然也从这些前瞻性的创新产品里获得很多的技术,也会用到我们的量产车上,为什么奔驰要投那么多钱在F1里,一方面是做品牌,另一方面也是技术的积累。

  记者:去年也是百人会上我和您交流,您提到关于中国汽车产能的问题,您提到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后来我们在武汉投资了一百亿要做一个产能的工业园,这个和我们之前的阐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现在造车不仅仅是是圈内,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包括互联网造车,风向转的很多,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斌:我们的策略并没有改变,还是希望和现有的汽车公司在制造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但是在武汉和湖北省有一个战略合作,一起成立了蔚来的新能源产业基金,在东湖开发区有一个新能源产业园,为了是产业链的上下游,他们也规划了整车的项目,从建设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会和现有的汽车公司一起进行规划和合作,这是一个共享、开放的平台,不是我们改变了既定的策略,还是专注于两头,研发和用户服务,在制造方面希望和成熟的汽车公司进行深度的合作。

  第二个问题,对于新的创业公司,新的创新公司有质疑是很正常的,包括行业里说蔚来汽车是比较不靠谱的,前提是不考虑的,我们自己觉得我们自己是靠谱的,所以所有的新创公司都会面临质疑的,有的公司能证明自己,有的公司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管是我们还是乐视还是所有的新创的公司,不管最后成功不成功,但是我们这样的努力,对改变个行业肯定都是积极正面的,我也希望大家少一些质疑,多一些观望。媒体嘛,都是愿意爆点料,老说别人好也不行,就开始说别人不好。比如这次乐视发布的车,至少从车的设计等很多方面来说还是可圈可点,还是一件正面的事情,还是那句话,新的公司,大家少一点质疑,多一点支持,实在不行什么也别写了,时间会证明一切。两三年以后,很多东西就水落石出了。其实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这个车卖不出去都没有用,车卖出去了这些都不是事。

  记者:李总,有两个小问题,关于乐视的FI91发布了,未来在量产车上面有一些信息透露,我看李想也做出了一些客观的评价,我想知道李总对这方面有什么更深入的评价,包括未来上市的情况?第二个,因为我采访了很多全内的专家,相对于乐视和蔚来走的是两个极端,乐视曝光更多一点,蔚来更低调一点,李总怎么看待这一点,更多曝光自己还是低调做一些布局的事?李总在新能源车资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

  李斌:乐视的FI91,因为我没有去现场,只能看照片,我觉得设计的完整度还是不错的。但是车这个事情呢,你是不可能做出性能全世界最好,每个人都愿意买得起的车,是没有这样的车,你的性能、价格、质量和上市时间这几个要平衡,你说用最快的速度推出全世界最好的车,还是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没有这样的东西。事实上一个车在娘肚子里已经定了要造给谁,哈佛一款车一个月可以卖8万台。所以我们一开始要想得清楚,我到底要给谁造车,比如EP9就是证明自己的研发能力,当然它的使命就是这样的,它真能跑,能破了记录,这个车队就是去赛道上跑的,每一款车的使命很明确。这是我们的做法,我不了解FI91这个车的定位、售价、什么时候量产,这些信息不清楚,应该给他们时间证明自然。对我们来说,高调和低调是相对的,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花时间。我跟大家做交流,你们当然愿意传播我们的声音,但是我也需要花时间的,这个时间是不是应该更多解决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的问题,管理者的时间是唯一的硬通货,时间在这了,在别的地方就花不了时间。包括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卖的最好的不是声音最高的,还是看你要什么,如果一个娱乐公司,当然需要声量,绯闻,但是作为汽车产品,还是需要扎扎实实的产品和服务,用户还是用这些投票的,还是大家的逻辑和理念不一样的,我们的理念还是聚焦用户体验,聚焦用户本身,这个车真的好用。这里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大家去看,一个月销量在一万以上的着,似乎没有一辆车是我们说的看起来帅的,你们去看吧,就是看你要什么了。我们作为一个公司,我们当然需要我们的产品为更多的人服务,我们当然就得做大家真的都会买的车,到底是什么样的车,这个和大家看图片的车,赛道上跑的快的车,0到100公里加速2秒,这是不可能这是我们对客户了解透彻的角度看的,还是应该聚焦用户体验,聚焦用户真正的需求,解决用户痛点,这条路还是对的。

  当然,资质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个和很多事情都有关系,比如说,如果我不采取和现在的制造企业合作的方式,你知道我要多花多少钱吗,十几个亿,资质是什么意义呢,第一个是说,政府给了你一个许可,你可以盖自己的厂,许可完了建厂,你最快18个月,然后自己厂产出来的东西做验证、上公告,还得需要6个月,前后加起来没有3年下不来。用自己的品牌上公告这件事情,你得花好几年,最后就算拖了6个月的时间,就意味着几十个亿,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呼吁,像我们这样的新创公司,国家应该有一些政策鼓励和现有的制造企业合作,这个道路是对的,新创公司哪有那么多钱。举个例子,一般的公司就算50个亿,已经不少了吧,这50个亿应该都放到研发和用户服务上面,你拿30个亿盖厂了,这就莫名其妙了。作为一个新的公司,子弹是有限的,子弹一定要用在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上,制造这块有人愿意帮你搞,这是挺好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比较理性的看待这个事情的,咱们是比较实在的公司,我们也虚话。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是要聚焦客户,找准定位。第二个问题是找一些整车厂合作,像先办结婚正才有准生证,这样资金能发挥优势。

  李斌:对,要不然我们没有优势。凭什么我们就那么牛,把别人颠覆掉,没有那么牛。

  记者:新京报记者,去年10月份我们在硅谷的研发中心已经进行测试了,且问自动驾驶这块有什么样的进展。2017年要推出面向大众的量产车型,这个车型会不会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具体到什么级别。未来主流主机厂在2025年有全部自动驾驶的计划?

  李斌:这个研发我们在美国有300人在做研发,主要是做车联网的自动研发,去年我们拿到加州测试无人驾驶的牌照,这些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往前走。目前专注的还是在量产车上,怎么具备自动驾驶的功能,肯定不是全无人驾驶,因此说在L2到L3之间的水平,上来的量产车肯定是具备这些能力的,和现在最好的汽车相比的话,比如特斯拉,都是要达到它现在这个水平的。但长期来讲,无人驾驶或者说全无人驾驶的车,我自己的感觉可能比大家想象的来的会快一些,这是我的感觉,其实现在没有显著的,除了法规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技术壁垒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因为无人驾驶主要是依赖于软件、地图、传感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的迭代都是很快速的迭代,是加速迭代。为什么比大家想象来的更快呢,很多人也在做,在这方面我们肯定是很积极的在做布局的,这是我们目前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计划。

  记者:有合作方吗?

  李斌:我们前两天在中国没有说,像摩拜单车和(英文)都是战略级的合作,我们自己的团队也是从各个方面在做这方面的研发,现在既有自己的研发,也是一个开放的心态,是最核心的系统。

  记者:瞭望周刊记者。您之前说过,除了江淮之外还有第二家车企有合作意向,您现在方便透露吗,您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筛选合作伙伴有没有什么标准和考虑?到目前为止,汽车的研发投入成本已经达到多少了?

  李斌: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到那个时间点,应该说已经达成了全面合作的意向,有一些框架性的备忘录签署了,现在也不方便说太多,涉及到对方各方面的一些公告,有一些细节还在落实过程中。

  我们一开始就是这样的策略,第二辆车的量产车已经研发了比较长的时间了,现在按照我们的规划,江淮帮我们生产的基地应该是满足不了第二辆车的生产计划,当然需要找第二个制造合作伙伴,应该说在2018年底第二款辆车产就会上市,时间也都挺紧,汽车这个链条启动起来了就是一环套一环,所以到了2017年我的压力比2016年大多了,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研发的时候很高兴,进入的时候很多工作很紧急。你说的问题,今年上半年肯定会公布的,但现在没有到这个时间点。

  筛选合作伙伴的标准,各个方面吧,首先人家得有合作意向,有得认可我们的理念,也得有这个能力,愿意有这个配合度,投资的强度也得够,品牌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还有一个,要考虑到物流各方面的成本布局,比较综合看这个事情。

  研发成本,基本上量产车在上市之前,大概投资的强度,因为我们自己不做制造,大概是在100亿人民币左右,研发的投入,包括生产的投入。因为我们是全球的研发,在欧洲、德国、英国、美国、中国,有2000人的研发人员,投入很大,而且同时在做几款车。

  记者:您之前说过已经搞定供应链了,在寻找供应链过程中,这个挑战大吗?

  李斌:挺大的。首先你得让人家相信你,这些好的供应商不缺活的,它首先得相信你,它也得投入资源,也得做研发,不是说拿来零部件就可以用,也得投入时间和投入资金,它相信你了,你自己说一年卖10万辆,人家只给你准备1万辆的产能,你订单那么多,没有人给你产,这还是挺难的事情。

  主持人:时间过的很快,感谢李总。


稿件来源: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